一旦孩子对电脑游戏着了迷,对网络冲浪成了瘾,那一般来讲就很难再靠简单的管理软件和说教就很难彻底帮他们自拔了。这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大概就有以下几步:
了解成瘾行为所代表的心理需求家长和老师首先要了解孩子游戏和上网所代表的心理需要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甚至到着迷的程度,一定是这个东西满足了我们的某些心理需要。因此解决问题的前提就在于: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是因为游戏给他带来了成功的感觉,让他得到了满足,找到自信。还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是因为缺少其他玩耍方式毕竟孩子还是需要玩耍的。有的孩子上网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朋友或者不能被周边的人理解。而有的孩子迷恋游戏和上网则是因为逆反心理。只有真正认识和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后,我们才可能找到替代玩游戏、泡网络的有效方案。也只有这样孩子迷恋游戏/网络的问题才有可能彻底解决。
寻找满足孩子需要的替代方案有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功和胜任的感觉,但内心深处仍希望被肯定,而玩游戏,在玩游戏过程中发现自己能够一路过关,在游戏中自己的能力被肯定和发现,于是就迷恋上游戏。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能够让他们在学习方面找到成功的感觉,就可以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获得成功。有的孩子玩游戏是因为玩的方式单一。对于这样的情况,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伴一起玩耍,或者父母多和孩子呆在一起,减少孩子因为孤独、寂寞而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如果孩子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少朋友而上网,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友谊。对于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鼓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友谊,家长帮助孩子和其他同伴进行交往,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孩子从网络中走出来。如果孩子是因为逆反心理而上网可能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能比上网游戏更需要优先解决。只有亲子关系得到比较妥善的处理,网络成瘾就比较容易解决。
成都军大医院温馨提示: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述的表现,应及时拨打电话;我们会根据您的状况安排合适的咨询师. 帮助孩子早日摆脱困境,把时间和精力放回到学习上,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如果有人跟我提网瘾,我会觉得这个人肯定不懂互联网,也不知道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干什么,也不关心他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试想,一个人每天拿着电话跟人聊天,聊几个小时,你会说他“电话成瘾”吗?你并不会,因为你知道实际他在做的事情是:跟另外一个人交谈。即使是沉溺,也是沉溺于两个人发展出来的关系。
以前,你跟朋友去打篮球或者是玩玻璃弹珠、下棋,有人会觉得你游戏上瘾吗?也不会。
很多人每天看电视要看数个小时,有人会说他们有“电视成瘾”吗?似乎也没有。
而青少年,或者说我们,在互联网上做得事情也无非就是跟其他人交流、建立关系,一起玩游戏,或者看视频、新闻,只是计算机和网络把这些功能都聚合到了一起,但我们在做的事情仍跟过去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那么,为什么青少年的网瘾会煞有其事地被提出来,然后要去戒除呢?
成年人不承认自己有问题,网瘾(孩子?)只是替罪羊。
相比于反思自己的问题,父母更倾向于让网瘾来背黑锅。因为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败,是非常痛苦的;自己没办法提供给孩子一个稳定而融洽的家庭氛围,或者因为自己严苛的期待和规则而导致孩子厌学沉溺网络,像这样的指责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而如果错得是孩子本身,譬如“青少年是因为网瘾而导致了种种问题”,那么成年人就可以置身事外了,甚至设置了一个假想敌“网瘾”,来让他们觉得自己再次对事态有了控制感。
青少年为什么要“网瘾”呢?
因为青少年需要逃避现实中的困境。
非常好理解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你跟你的配偶或者跟上司有了冲突,此时你很焦虑,也许你处理这种焦虑的方式是约朋友一起喝酒、打麻将,或者只是一个人在家闷闷不乐地看电视,你之所以这样子做,是因为这会让你感觉好一点。
而青少年所谓的网瘾也不过就是他们自己处理焦虑的方式,而可悲的是,也许现实中的关系不具有帮助容纳、处理焦虑的功能,以致于他们需要在网络上跟网友建立关系、寻求支持。
如果一个成年人因为焦虑打了几夜的麻将被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那为什么孩子用上了几夜的网来防御焦虑就不被理解呢?
青少年对于自主性的抗争。
需要承认的是,孩子长大了,已经不希望事事受到父母的限制,他们希望能对自己生活有一定的自主性,而这是父母所拒绝的。而为了对抗父母这种控制和不信任,青少年会用过度的“叛逆”来向父母表达攻击。
也就是说,网瘾可能是青少年对于自主权的“过度表达”,诸如“你越是不让我上网,我越是要上网,挫折你,让你感觉到无力,因为你控制不了我“。
因为日常生活太挫败,出于维护自尊的需要
有些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学习成绩的高要求已经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而且在自己的愿望没有达成时,对孩子随意打骂;或者孩子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一团糟,被同学贬损、排挤。也就是说,假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得不到好的感觉,但他在网络中,准确地说,在跟网友的关系中能被好好地对待,或在联机游戏中大杀四方被队友尊称为”大神“,那么孩子就很需要这些在网络中获得的好感觉来维持”自己仍是一个优秀的人“这种自尊需要,否则怕是连自己都忍不住要抛弃糟糕的自己了。
网瘾是非常现象学的诊断,实质是青少年可能会因为抑郁、焦虑、强迫,争夺控制权或者维持自尊而沉溺于网络,此时只要处理相应的问题就能令他们不再过度地、病理性地使用网络。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网络的存在,这个避风港使得我们的孩子不至于因为抑郁、焦虑或者自尊受辱,而抛弃自己、伤害他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