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名初中学生,成绩在班级属于中等水平,在假期里因与父母发生口角冲突,就赌气不去学校上学,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孩子和父母关系较差,之前跟父母有过暴力冲突。
在孩子的印象中,孩子从小到大总是被打,有时候是一个人打,有时候是父母混合双打。相比同学其他人,孩子基本没有零花钱。孩子感觉不到亲情,甚至产生觉得读书成功会让父母产生成就感的这种想法,导致孩子宁可不上学,也不让父母如愿。孩子甚至觉得为了惩罚父母,放弃自己的前途也是值得的,就是为了让父母后半生能安心好过。父母也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孩子来到工作室咨询。
在假期间,受到父母的过分管束,青春期叛逆心理,故选择不上学以对抗父母。自认为自己不学习,最着急的是父母,自己的行为可以让他们不开心,只要父母不开心,自己就觉得开心了。其实孩子对于学习并没有完全的厌恶,只是作为一种条件来惩罚父母。
咨询师在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后,制定了调整方案,首先帮助孩子提高自我认识,正视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然后缓解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提高孩子换位思考能力,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改善家庭关系。其次帮助孩子明确自我问题,以及自我毁灭对于自己的影响。父母双方都必须做出调整,父亲的赞美与肯定对与孩子责任意识的养成有很大影响。母亲需要适当的放手,给予孩子自我成长的探索机会。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孩子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孩子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孩子也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逐步提升。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缓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