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对孩子有很多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材,延续自己未成功的理想,可是,仅仅学习这件事,就能够让家长焦头烂额,孩子天性贪玩,学习既费脑又不感兴趣,自然不讨孩子喜欢。
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吃社会的苦!
这个哲理不用解释,是多数成年人走过来的经历,可是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安心学习,成了大人们头疼的事情,安徽合肥的一位妈妈想出了一个“绝招”。
这位妈妈有两个孩子,儿子今年十岁了,女儿也七岁了,最让妈妈头疼的是俩孩子的学习,每次老师检查作业,自己的孩子总是完不成,望子成龙心切的妈妈于是拿出了杀手锏。
早饭后,她给孩子各自准备了一个袋子,告诉他们今天玩,不做作业了,孩子惊愕的望着母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母亲说:今天我陪你们去捡瓶子,如果你们觉得捡瓶子能够维持吃饱肚子,以后就不用学习了!
捡瓶子?随玩随溜达太爽了,俩孩子都很高兴,拿着袋子沿着小区寻找,妈妈不放心孩子安全,就悄悄地跟在后面。
瓶子并不好捡,垃圾桶里几乎没有,昨夜的瓶子早被起早的老人掏空了,俩孩子在小区转了一圈没能捡到几个,又开始向街头溜达。
在绿化带里,有路过的人们丢弃的瓶子,不过也不多,女儿在前面捡,儿子在后面跟着,不知不觉走出了四五公里,大约捡了有半袋瓶子。
俩孩子又开始往回转,一直转到中午,也没捡多少,不由得垂头丧气,肚子里也叫唤了,走得腿酸腰疼的,还得去废品站卖了才行啊。
俩孩子又步行三公里去废品站,仅仅卖了两块多钱,还不够买一个汉堡的呢,儿子握着手里的钱又拿出平时攒的钱,在路边凑合吃了点饭。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孩子实在有些累了,再也没有勇气连瓶子了,看来还是学习省力啊。
天气倒不很冷,可孩子却走得浑身冒汗,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得不狠下心来再次怂孩子:就这点苦受不了?干什么得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怎么也得坚持几天!
孩子不愿意去,母亲再次发飙:必须去!
最终整个下午孩子几乎没什么收获,晚上回到家里脏兮兮的,母亲做了晚饭,孩子简直用狼吞虎咽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吃完饭就累得睡觉了。
后来孩子说啥也不去了,也在逐步的延长学习时间,据孩子母亲说,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不爱要买零食吃了,也会主动的帮助自己干些家务。
对此小编想说:学习应劳逸结合,不要一味地溺爱孩子,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是一件坏事,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懂得了生活的不易,还能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更有趣。
在引导孩子学习的同时,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爱上学习,才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在这里祝愿每位学子都能成才,成为家长眼中值得骄傲的孩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