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对于年龄稍大而又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应该经常与孩子平等地谈谈心,对孩子的情况多了解一点,也让孩子多了解一下父母。

父母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不要高高在上,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也不理解父母的意愿。闲暇的时候,应该多留点时间与孩子一起过,与孩子“交朋友”。这样,当孩子意见与父母不一致的时候,大家才可以理智地交换意见,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即使孩子与同龄朋友的情感日益亲密,与自己的情感日渐疏远,也不必担忧和紧张,更没有必要伤感。孩子与父母交往上的变化,是孩子走上独立生活道路的正常一步。等孩子完全成熟后,还会与父母保持密切的交往与感情的。如果父母因害怕失去对孩子的爱而极力阻挠孩子与同龄朋友交往,并企图将孩子拉到自己身边来,一切听从自己的安排,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孩子远离自己,甚至断绝交往。

在教育孩子中,父母自已最应该注意避免的就是父母不公开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许多父母只要求孩子承认错误,可他们自己犯了错误却害怕承认,拒绝承认,或者以不出声的方式来表示承认。因为他们觉得有失自己的尊严和面子,会使他们在家庭中的威信下降。如果孩子明确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会非常生气,甚至暴跳如雷。其实,父母这样做是不对的。父母等于是在向孩子示范:“你看,有错的时候应该像我这样,不要承认。”父母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无非是想保留自已的面子,想维持自己一家之长的地位。父母可能不知道,他们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对自己的错误拒不承认,会导致孩子更加激烈地对抗和反叛,把事情搞得一发不可收拾,反而使自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父母一旦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就应该明确地向孩子表示,承认自己错了,请孩子原谅自己。

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自已的威信,反而加深双方的感情,使得沟通更加容易进行下去,父母的言行更加能够有效地影响孩子。

 

在与孩子的沟通和交往过程中,父母的语言是很重要的一种工具,是传播自己思想的有效武器。

父母要善于把握自己的语言,使孩子更容易听自己的话。下面谈谈父母在这方面可以做到的某些语言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语言交往过程中,父母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把以“你”为主体的语言方式换成以“我”为主体的语言方式,用父母的言行和模范作用影响孩子,让孩子跟着父母学好的行为。

例如父母用下面“你”的方式与孩子说话就显得有点不易接受:

你吃饭时专心一点好不好?不要一边吃一边玩。你吃饭不能看电视,马上关掉。

你还没有做作业,快点去做。

看你整天就知道出去玩,不好好读书学习。因为你不能吸烟,你没有资格。

你洗澡不要磨磨蹭蹭的,快一点。

如果把上面的句子换成以“我”的榜样为主的方式与孩子谈话,情形很可能就会按照父母的语言中的行为方式去行动:

我和爸爸(妈妈)吃饭的时候,决不会一边玩一边吃的,我们都很专心地吃。

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不会开着电视机的,免得看电视影响我们吃饭。

我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我现在就去做。

我只要晚上有时间,就一定努力读书学习,争取工作得更出色,我决不会随便跑出去玩的。

我不吸烟,建议大家都不要吸,因为吸烟对我们的身体都没有好处。

我洗澡时通常都比较快,因为我不愿意磨磨蹭蹭浪费时间,时间是很宝贵的。

把“你”换成“我”还可以起到缓解气氛的作用。

例父母用下面“你”的方式命令孩子,孩子就会因受到批丧失自尊,结果就故意与父母对抗:

你走开一点,不要在这里吵,到别的地方玩去。

你真是不听父母的话,叫你这样做你偏不做。

不努力读书,所以成绩オ这么差。

你这样下去,迟早要受到惩罚的。

你不好好读书学习,将来肯定没出息。

 

同样,把“你”换成“我”后,孩子可能就感到舒服些,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多了:

我现在想要好好读书,能不能不要在这里影响我。

我认为好孩子应该多听听别人的劝告,有道理的就照着做,不会故意抗拒。

我认为只要肯努力读书学习,考好成绩是很容易的。

我认为你是个好孩子,有能力改掉现在的所有坏习惯,获得爸爸妈妈的表扬。

我认为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学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把“总是”换成“这件事”。把概括性的语句换成针对性的和具体的语句,有助于孩子接受父母的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否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看不到他们的优点,讲话总是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不实事求是,没有就事论事。

父母讲话中要尽量避免使用“你总是……",如“你就是……他,“每次你都是…”是“天天都是………”等这些概括性的字眼,,因为这种说话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说教无效。例如父母对孩子说下面这些话时,很可能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你总是不听大人的话,所以才会这样。

你洗澡就是爱磨磨蹭蹭。

你读书成绩总是很差。

每次你都是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做功课。你天天都是只知道看电视。

但把前面的话换成指向比较明确的话时,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了,会比较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优点。

你这次并没有认真听我的话,所以出错了。

你这次洗澡浪费了不少时间。避勇 e 科

你这次成绩比上一次退步了。

今天你没有放学后就回家做功课。

你今天看的电视已经不算少了,不如帮爸爸妈妈做点事情好吗?

 

父母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表示肯定和赞赏。尽量避免讽刺、挖苦和批评的语言。孩子得到了更多的有关的正确的做法的信息,就会更加容易把自己的行为转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这种做法的方式是这样的:

针对孩子经常吃饭时看电视的问题,父母表扬道,“你今天不错,比平时少看了10分钟的电视。”

针对孩子一贯放学后贪玩,回家很晚的行为,父母表扬道,“你今天应该受到表扬,因为你比昨天早回来了5分钟。”

针对孩子做事动作慢的问题,表扬孩子:“你今天洗澡比昨天又快了3分钟,有进步。”

针对孩子数学成绩较差的问题,表扬孩子:“你这次数学成绩比上次多得了5分,有进步。爸爸妈妈很开心。”

针对孩子不爱做作业的问题,表扬孩子:“你今天很自觉,主动做完了作业,不用爸爸妈妈催促,真不错。”

针对孩子懒惰,不愿做事的问题,表扬孩子:“你今天表现很不错,主动帮爸爸妈妈把碗洗了。”

针对孩子故意对抗父母的行为,表扬孩子:“你真是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讲道理了,爸爸妈妈都很高兴。”

针对孩子粗心的问题,表扬孩子“你今天这件事做得很细心,所以做得很好。”

采用先表扬,后要求的方法,也是管教孩子中经常使用而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父母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或者希望孩子按父母的意愿行动的时候,就先表扬孩子,说一些让孩子听起来感到悦耳的话,如“孩子乖,很听大人话,你现在………”、“好孩子都会这样做的,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所以我想你一定会这样做的”,然后紧接着就提出大人的真正要求。

孩子这时候被父母的称赞抬得高高的,兴奋不已,如果自己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就不符合父母的称赞,自已就下不了台。虽然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有点勉强,不过,在别人面前,自已始终还是受到了表扬,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挺开心。孩子在父 的“软话””之下,为了保持自已的自尊和光荣,就会乖乖地服从父母的指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07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2-06-07 下午12:49

相关推荐

  • 脑瘫孩子康复训练视频

    脑瘫孩子康复训练视频 近日,我观看了一个关于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视频,深深感受到了这种疾病对于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巨大挑战。视频中,一个患有脑瘫的孩子正在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他的动作协调…

  • 孩子叛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孩子叛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孩子叛逆是许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叛逆期是指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也逐渐加深。在这个期间,孩子往往会…

  • 孩子上高中后成绩骤降

    孩子上高中后成绩骤降: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高中生活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学生的成绩在高中期间突然骤…

  • 初中生的叛逆期

    初中生的叛逆期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经历了身体、情感和社会上的巨大变化,…

  • 这个孩子怎么不听话

    这个孩子怎么不听话,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每次一照镜子就能记住自己哪里不对劲,看着不舒服就要揉揉自己的眼睛, “这个孩子怎么这样,我们可好对他好,这孩子怎么这么皮,就是皮,不听话我收…

  • 女孩子叛逆期是几年高峰期是几岁(女孩子叛逆期是几年一般年龄范围)

    导语:通常而言,孩子们的叛逆期是在11岁左右开始的,在随后的7年内,他们的身上逆反的行为表现十分明显。在此期间,父母们会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对于孩子的“管教”常常处于“失控”的状态。…

  • 中学生厌学心理辅导

    中学生厌学心理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中学生面临的压力和问题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厌学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师,我们需要…

  • 叛逆期孩子吃啥药能缓解情绪

    叛逆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许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易怒、冷漠等问题。为了帮助叛逆期孩子缓解情绪,许多家长可能会选择给孩子服用药物。但是,在给孩子服用药…

  • 青春期的男孩生理和心理怎么教育

    青春期的男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正在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作为父母或监护人,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适应这些变化。 在青春期,男孩的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这是…

  • 二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两个自己的孩子。作为二胎孩子的父母,我们需要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包括如何更好地照顾和教育两个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