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广州的大量的家长基本上都很认可在花都区的某所学校,认可的点是这所学校的管理非常的严格,家长都认为严格就是对学校负责的表现。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去就是因为学校管理严,因为孩子在家里面很调皮啊,很不听话呀,很爱玩手机,打游戏啊,自己实在管不住了,送到学校里面管吧。
所以这类学校在对外招生的时候就会利用家长这个心理,宣传学校的管理如何的严格。
我个人认为严格未必好,你是希望孩子永远被别人管呢?还是想孩子能成为一个能自己管自己的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一辈子都要被别人管着的话,那么把孩子送到这样的环境就好了,让他去适应被管制的状态。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自律的人,独立思考的人,那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像外国语学校这类的学校管理就不会非常严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得到一定的保护,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更善于思考。
但是有一些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就是不听话呀,我不把他送到严格的学校,那还能怎么办?
怎么去定义不听话呢?我认为分两种情况,是不是你平时对他管得太严格了,不该管的地方你都管了,那孩子肯定会反抗,会叛逆呀。
那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要给孩子更多独立的空间和权利呢?
另外一种情况是孩子有主见,他不按照父母的要求来那这类孩子是属于聪明的孩子,努力的孩子,那为什么要去压抑孩子的潜能呢?
父母说的话,老师说的话,孩子一点都不违法,难道就叫听话的孩子吗?
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监狱是管得最严的地方,但是我们没有一个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到那里去。
严格代表着是禁锢独立思考,禁锢着一个人的身心自由。
当然了,如果你认为孩子能成为一个规规矩矩做事的人就好,那你把他放到严格的地方去也能幸福。
最关键的还是作为父母的你希望培养怎样的孩子。
还有一类孩子是小时候管得很严,但是到了大学一旦没有人管他,他就放飞自我了,他会沉迷游戏,结果大学都拿不到毕业证,甚至中途会被退学。
因为在高中之前都是被别人管的,做什么都有人提醒的,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没人管了,他不懂得自我管理,这个时候他就要拼命的把之前没玩的都玩回来。
想要让孩子懂事,不一定要采取严格管教的方式,我们还可以选择放手。
放手的前提是你能够跟孩子建立好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为自己负责。
让孩子在生活当中去体验什么是为后果负责,而不是靠父母跟他讲道理。
那什么是承担后果呢?举一个例子吧,比如你每个月给孩子的住校费是300块钱,孩子第1个星期就把这300块钱用完了。
当孩子告诉你他没钱吃饭了,你就把钱给他补上,那叫做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以后孩子就可以不用好好学习了,反正他都不用为自己负责。
在生活当中让孩子去承担后果才是锻炼孩子自律最有效的手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