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今年9岁,就读三年级,2个月前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
经过药物及行为干预治疗后,症状明显控制,学习效率高了,成绩也上去了,可是家长依旧抱怨。
原来,家长觉得孩子相较同龄人,自家孩子显得很难管教,仍有“暴脾气”及“不听话”的表现,比如一个不如意就开始发脾气,不给他买东西,就大吵大闹,一批评就“潸然泪下”,再安慰就“破涕为笑”。
于是,家长再次带着乐乐来到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保科复诊,质疑是否是治疗效果不好,药物需不需要加量或者换药。
主治医师郝建石经过与乐乐交流以及量表评估,发现治疗效果其实不错。
郝建石医师告诉家长,其实在家长眼中孩子的“暴脾气”及“不听话”都是有原因的,而且父母也有很大的责任。
多动症儿童发生情绪障碍的可能性大
发脾气是情绪愤怒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每个人的情绪爆发点各有不同。
据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发生情绪障碍的可能性是正常孩子的6倍。
多动症儿童由于在遵守纪律、自我控制上未能达到学校和家庭的要求,经常会招致老师、家长的责备与批评。
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多动症儿童常常因冲动和控制力差导致社交不良,被同伴孤立和隔离,致使他们要承受的负面情绪压力比正常儿童多。
此外,多动症儿童体内多巴胺分泌不足,使得他们的情绪控制力弱。
以上原因最终导致多动症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出现易激惹、发脾气等表现,这是周围环境、自我调节两方面原因所造成的。
孩子不听话 家长得先说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该如何“修炼”自己,来减少亲子间的冲突呢?
1.改变孩子听指令的状态
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说话时,孩子是否在注意听。
多动症的儿童,注意力存在缺陷,他在专注于某个特别投入的活动时,可能没有注意到来自外界的信息。
所以,在对他发出指令前,应该先让他停下手头的事情,再让他看着你,确保他真的听到了你的指令。
2.发出具体可操作的指令
如果你给出的指令很含糊,孩子可能无法短时间内明确你到底希望他做什么。
比如“快点做好出门的准备”,就是比较模糊的嘱咐。
不如说“到门口把鞋穿好”,更能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从而能更好执行。
3.改变指令的数量
多动症的儿童,工作记忆存在不足,很难记住多个指令。
比如“赶紧把玩具收起来,书桌整理好,去洗澡。”他很可能一个都没记住,或者记住了一个,做了一个,后面就忘了。
家长应该尽量一次给单个指令。
4.改变指令的语气
合适的指令语气是“温和而坚定”,避免训斥叫嚣。
多动症的儿童可能已经对“不要”非常敏感,一听到就本能地激起对抗的情绪。
我们可以换个表达方式,比如把“不要跑”换成“慢慢走”。
5.认真说,避免恳求
当我们给孩子发出指令的时候,不要使用提问或者商量的语气。
比如“宝贝,你能不能快点呢?车子要到了呢。”这是典型的疑问指令,给了孩子回答“不”从而不顺从的机会。
6.改变指令后的反馈
当孩子配合服从指令后,家属会觉得是理所当然,从而忘记给予正面反馈。
其实无论大小事,孩子配合服从后,家长需要给出肯定和表扬。
如果孩子拒绝,也应留出一定时间给孩子进行状态转换。
最终还是拒绝的话,可以给予有效的警告,比如“如果(做不到)那么(被扣除)”。
郝建石医师提醒,对于很多多动症儿童来说,情绪问题会持续到成年,但是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孩子每天都在发展,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前提是要做对的事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