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怎么建立

这个问题回到教育当中,本质取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的关系是怎样的?

亲子关系怎么建立

这里涉及到脑科学里面很重要的理论:定义联系反应模式。我们拿工作举例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比如说你跟领导汇报工作,你跟领导讲:领导,现在市场越来越难做,怎么办?领导,客户有投诉怎么办?领导,有员工要离职了,怎么办?如果你是领导,这样的员工你喜欢吗?长久以往,领导每次见到你就会头疼。你一进到了领导办公室,没有开口,他一看到你,心里面就会有不好的感觉,觉得你又要讲一些有问题的事情,他会很有压力。那在他大脑里面对你的定义:你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这是由他过往的经验决定的,在他的经验里,每次见到你,他就会联系到过往把问题汇报给他的场景,他就会烦躁或者焦虑,就会有不舒服的反应。你是负责任的,可是你传递给领导感觉会很不舒服。最终就导致了领导和你之间的关系会很僵硬,对你反感。这就是定义+联系+反应的大脑运行模式。

那我们再回到家庭当中,对于孩子来说,他对学习的定义是什么呢?当他在学习的时候,我们父母就会说:“写作业时坐好了啊!”“笔拿好!”“别分心,好好写作业啊。”“怎么还没写完,磨磨唧唧的。”“这个作业怎么又错啦,你怎么回事儿?”“今天考试怎么考得这么差?”“这题你怎么能错呢?”那对于孩子来讲,一谈到学习,他会联系到之前的各种场景,体验父母对他各种不满、要求、指责、批评,就会让他很压抑,最后就形成了负面的定义联系反应:孩子一学习,他就联想到过往在家里做作业时候的场景,就产生很压抑的反应。

和员工向领导汇报一样,孩子一旦到家写作业,看到父母来到自己的房间一谈到关于学习的事情,可能你还没有开口要说什么,他就会本能的反感你,用沉默、捂耳朵或者争吵的方式切断和你的联系来保护自己,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因为学习带给他的感觉是压抑的、紧张的、不自信的,怎么能爱学习呢?

最糟糕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甚至走极端,建立了一个更负面的定义联系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孩子生病、抑郁时,就不用学习,感觉更轻松,他还能得到父母的关心,安慰和陪伴,会让他体验到温暖。人的潜意识就知道了生病就可以不用学习,这样会轻松。人的本能会保护自己往减少痛苦的方向发展,结果就会要求身体生病或者心理抑郁,甚至终结自己的生命来避免痛苦。

现在我们会发现整个社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抑郁比例在提高,而且还在往年轻化、儿童化发展,2019-2020国民心理健康报告里面,有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约1成,其中重度抑郁率检出率约1.9%-3.3%

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7.6%-8.6%;

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4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10.9%-12.5%

什么概念?初中生里平均40个就有12个孩子或多或少被抑郁所困扰,而这12人里更有3个孩子是重度抑郁!

所以孩子不爱学习,本质是没有愉快轻松的学习体验,和孩子建立好关系,才是学习的开始。

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开始,意味着父母学习时代的到来。只有父母才能帮孩子,其他谁也帮不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03 上午8:21
下一篇 2022-06-03 上午9: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