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吃口饭→凳子不舒服,挪凳子→盘子离自己太远,拉盘子→继续吃饭→筷子掉了捡筷子→上厕所→勺子掉了继续捡→抠手→吃口饭→发呆→筷子又掉捡起来→坐姿不舒服,换姿势→吃口饭……
写作业:
调整姿势,做好准备→写作业→歪歪身子,摸摸周边的文具→上厕所→抠手→削铅笔→写作业→扭头发呆→抠手→挪凳子→调整姿势→上厕所→写作业→发呆→敲打桌面→玩一会→写作业……
简简单单的日常两件事伴随我们一天,相信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和我们经历同样的事情。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磨磨蹭蹭,一个小时都过去了,看似是孩子拖延、墨迹,其实与孩子对时间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大人知道,时间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原本这个时间段要完成的事情没有做完的话是会影响到下一个时间段的安排,
但是孩子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管理,提升做事情的效率。
说起时间管理,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时间就是管理人生,我们更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并建立时间管理能力。
我们先要明白两个概念:时间点和时间段
时间点:是指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时间段:完成一件事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使用与时间相关的词语,在提醒孩子做事时,要把时间点和时间段都告诉孩子。
比如吃饭这件事,7点开始吃饭,7点半之前必须把饭吃完,即使吃不完,也不能再吃。
在这里,7点就是开饭的时间点,7点半之前(30分钟内)吃完就是吃饭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孩子3岁之后逐渐进入校园,学校生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时间是由老师安排的。
在校期间,
孩子必须遵守学校的相关安排,上学、开课、吃饭、午睡的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些固定的时间其实都能够加深孩子对时间的认识,有利于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原则上是属于孩子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制定任务清单,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任务清单其实并不麻烦,无非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弄清楚放学后回到家到睡觉之前,需要完成哪些事情。
学校制定的相关任务,我们给孩子布置的课外活动以及一些简单的家务和自身的卫生整洁。
列出所有的事情之后,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定任务计划表,并将这些任务表融入到时间和时间段中形成任务清单。
PS:
任务表:是指我们和孩子即将要做的哪些事情;
任务清单: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需要完成的各项事情。
比如亲子阅读,任务表中会出现亲子阅读,那任务清单上应该体现出阅读什么刊物,是童话故事还是经典古诗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最后呈现的方式是什么样的。
为了彻底解决孩子拖延的问题,还离不开我们父母的外在监督。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在哪个时间段需要做的哪些事情,
给孩子列出来后贴在显眼的位置上,
让孩子能够看得到,
从而对孩子起到良好的自我督促作用。
切记一点在任务清单的制定中,要和孩子一起,全程让孩子参与其中。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他能够成为时间的主人,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孩子意识到节约的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打游戏,这时候孩子可能会自发地节约时间,提高做事的效率。
我们不妨将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任务相结合,
从任务清单入手,
帮助孩子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提高做事效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