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能更好的解决亲子关系

01

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

有一次和朋友出去吃饭,由于人多,需要拿号排队。我们前面是一对父母带着一个两岁多的男孩。不一会儿,有卖冰糖葫芦的人经过:“冰糖葫芦喂,又大又甜的冰糖葫芦!”

男孩听后就嚷嚷着:“妈妈,我要冰糖葫芦!我要冰糖葫芦!”声音很大,旁边的人都转过头来看。

年轻妈妈赶紧安抚孩子:宝贝乖,马上就到我们了,等一下哈!孩子自顾自嚷嚷:我就要!我就要!我现在就要买!孩子爸爸看不下去了:怎么这么不听话,都跟你说了等一下!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打一顿,还是买一串?

只见孩子妈妈不慌不忙,拿出一枚硬币,玩起了“吃糖豆”的游戏:“宝贝要吃冰糖葫芦呀?喏,这儿有一个,它是酸的还是甜的呢?人头就是甜的,数字就是酸的。摇一摇,打开,嗯,妈妈先吃一颗,哇,好甜!再摇一摇,猜猜这次是什么味的?酸的还是甜的?”

刚才快急哭了的孩子,现在却破涕为笑,掰开妈妈的手说是酸的。“哎哟,真酸!我的牙要酸掉了!”妈妈假装捂住腮帮说牙疼。孩子开心地接过“糖豆”玩起来,一直到他们上菜,再没有哭闹过。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就化解了尴尬,解决了问题:孩子止住了哭闹,大人消散了怒气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当孩子有情绪时,是无法跟他讲道理的。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通过游戏来释放孩子见啥要啥的欲望,则能达到安抚的效果。

所以,想让孩子和家长合作,玩游戏比讲道理更有效,这也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书籍的主题,书名叫——《游戏力》。

这本书获得了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作者劳伦斯·科恩博士,是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游戏治疗师和亲子关系专家,处理过各种各样的儿童问题和家庭问题。几经探索,科恩博士终于发现:玩——游戏力亲子方式 —— 可能是重建亲子间深情联结的桥梁。

他说: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

02

游戏,是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在需求,只不过表达的方式有时候欠妥,比如大哭大闹,说脏话、打人等等。我们需要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表面行为后面的需求,这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以上文吵着要吃冰糖葫芦的小男孩为例,他吵闹的背后是等待的无聊,妈妈的一个小游戏,立马转移了他的注意力,他真正需要的不是冰糖葫芦,而是互动,是有人陪他玩。

科恩博士在书中建议了大大小小几百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目的是提醒我们:要将我们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这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二步。

比如书中有一个例子:有一次,科恩博士带女儿参加一个露天舞会,碰上一对母子。妈妈开始翩翩起舞的时候,男孩却把双手抱在胸前,怎么也不肯跳。妈妈被孩子气得在一旁数落:是你把我拉到这里来的,你自己现在又打退堂鼓了?!男孩的双手抱得更紧了,依旧默不作声。继续这样下去,结果估计不会太愉快。

这时科恩博士说:“嘿,他发明了新式跳法!然后学着男孩的样子,抱起双手,并冲着他笑。男孩也笑了一下,手放松了一些,换了个姿势。科恩博士也认真地学他改变了姿势,那位妈妈马上明白过来,学着男孩的样子,大家都笑了。然后男孩开始随着音乐摆动起来,慢慢地,他越跳越开心。

就这样,科恩博士用一句玩笑话扭转了形势,把一个互相抗衡的僵局变成了一个搞笑的模仿游戏这就是游戏的魅力:没有说教、没有指责,让孩子笑着合作。

这个小事例说明“游戏力方式”并不只限于传统的游戏时间,而“游戏”也不是指简单的搭积木、串珠子,或者去游乐场、动物园玩,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游戏力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游戏解决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在笑声中激活孩子的合作与勇气,并重建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沟通的桥梁。

03

“游戏力方式”是一种思维模式,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

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大多会很乐意陪玩游戏,而当孩子渐长,家长们也常常迫于生活压力和责任,觉得生活不同于游戏,让我们很难发现生活的乐趣,宁可抱着手机看,也难得坐下来和孩子一起游戏。

家长或者因为辛苦的工作和繁琐的家务而疲惫不堪,容易生气,没有耐心;或者因为絮絮叨叨令孩子心生厌烦,敬而远之。结果就是孩子宁可自己关在房间里闷头玩游戏,也不愿与父母交流,亲子关系只会越来越糟。

改善亲子关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越早越好。

有一次,孩子和我冷战了几天,是因为他喜欢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而我觉得那种游戏实在无聊得很,不让他玩。其实我根本不了解那个游戏,光看名字就让人反感,就以家长的权威阻止孩子玩。孩子表面应承,心里却很委屈,半大不小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我却没有耐心听。

某天我偶然刷到一篇有深度的文章,里面居然用了《植物大战僵尸》的角色来分析案例,非常形象易懂。于是我诚恳地向孩子表达歉意,尝试和他讨论这个游戏的话题,只见他讲得头头是道,眼里满是自信。我们一起约定每次玩游戏的时间,他欣然应允,我们又变得无话不谈了。

后面不管是下象棋、围棋,还是其他的游戏或难题,我们都尝试用“游戏力”的方式,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在游戏中解决问题,事半功倍。

有人说:“孩子不听话,打一顿更有效!”

可是打骂有用吗?有用!但那只是暂时的。孩子只是暂时向暴力屈服,是出于自我保护,而不是尊重家长。

亲子关系会在打骂中出现裂痕,变得越来越脆弱和淡漠,有些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等他有能力反抗家长的时候,大概率会爆发出来。

而长期被打骂的孩子,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懦弱自卑,容易悲观厌世;一种是叛逆又暴力,容易报复发泄。

这两种极端无疑都是悲剧,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家长应尽量避免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游戏力》这本书分析深刻,却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就能体会游戏大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幽默风趣的人格。该书讨论了如何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共同找到快乐,结合大量的实例,对父母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是一本神奇而又充满启发的书,值得家长读一读。

除了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让孩子“在玩中懂道理”,让孩子“在玩中建立自信”也同样有效,都在《游戏力》这本书里,赶紧读起来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03 下午3:20
下一篇 2022-06-03 下午4: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