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跟孩子聊天,说到了名次的问题。
告诉他:状元、榜眼、探花······冠军、亚军、季军······
我们的表情和态度在向他强化一件事:赢了值得高兴,输了让人接受不了。
不信,你看,和孩子玩竞争游戏。赢了:开心的笑,赞扬的拥抱;输了:即使没有批评,也不会表扬,表情似乎都冷淡很多。
不要忘了:孩子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
问题,也就这么出现了。
一起去公园,遇到同龄的孩子,很高兴地一起玩。对方妈妈说:快去和哥哥比赛跑步(对方大我们孩子6个月)。
还没有喊开始,那个小男孩就已经冲出去老远,我的孩子,跑了两秒,转身跑向我,抱着我大哭:我跑不过哥哥!也不愿再挪动一步。
小男孩的妈妈好心安慰:因为你没有哥哥大······
真是火上浇油,这不变相告诉他:你不行,又给找个逃避的借口。
一点用没有,他就一直这么伤心着,而这时,我只知道要接纳他的情绪,拥抱他。
等他平静下来,这件事就过去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引导。
终于,今天我在《超实用儿童心理学:孩子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相》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于是我和孩子爸爸谈论了一下这个问题,以及今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战线统一,更有利于计划的实施。可不能被“猪队友”拖后腿。
结果,差点气炸了。说得最多的一句:小孩子都是这样,天性嘛。
天性?天性是什么?百度百科给出了解释:
孩子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如果说孩子天性会吮吸,这是毋庸置疑。
如果说孩子天性对输赢反应就不一样,这明显有问题啊~
孩子天生就知道输赢?他知道赢了是件好事,输了就不行?我想未必。
输赢的观念,是父母灌输的,输赢的态度也是父母强化的,为什么对输赢的态度,通过孩子反应出来就成了他的天性??
聊不下去了,如果我和他面对面讨论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气得跳起来打他一顿。
因为,我也输不起·····我们俩算是个辩论,他的态度敷衍塞责;让我感觉说不过他。
我小时候也有输不起的深刻感受,输了被我弟弟一阵冷嘲热讽,最后加上我妈的强势助攻,我就彻底崩溃。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长大后也有这样的感受。
赢了,可以持续谦虚的进步;输了,一样坦然。和对手是朋友,互相学习。
更不希望因为我们的认知不足,让他生活中有小小的不如意,就开始情绪崩溃;遇到一点儿困难,做不好干脆放弃,甚至连尝试的愿望都没有。
- 接纳失败的情绪,不逃避,给与陪伴。
这个方法,我算是纳入了我的常规反应里去了。只要他有情绪,正常情况下,我都会蹲下、拥抱、认同感受,这个时候,他的情绪很快得到缓解。
不过,当我暴躁的时候,真的什么都顾不上了······其实,我还是没有真正地实行起来。当我狂躁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考验。
2.认真地解释过程和结果。
试着问他:你刚开始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游戏呢?好玩在哪里?你觉得这个怎么玩才能更开心?(是怎样玩才开始,而不是结果是怎样才开心)
引导他关注游戏本身的乐趣,而不是结果产生的快乐。
3.谈一谈下一步该怎么做(预判)。
下次再玩这个游戏时,你会怎么办?预设下一次的场景,让他想到接下来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快乐。
再玩游戏时,提前再问一句:宝贝,你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都在讨论坚持的话题,坚持,往前推进,可不就是从这些小事上积累起来的力量吗?
希望大家都能培养一个能够正确面对失败的孩子,那他将会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打击,都会继续尝试,坚持到底。能够坚守失败的孩子,才配得上拥有成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