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分享了如何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男孩,分别是具有共情能力和责任心。共情能力包括高自尊和换位思考。
高自尊可以让男孩面对困难时从容不迫,而换位思考,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感同身受,拥有共情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人交往。
其次,我们还学习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做家务开始,从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承担,做好自我管理。
这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敢于担当的人。
可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总是会犯错的,而且容易经常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父母应该如何处理呢?
在成长的路上,男孩子犯错的概率会比女孩子更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既需要得到父母的爱和尊重,也需要父母的正面管教。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主要的职责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地听你的话,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呢?
1.惩罚的方式
《左传》里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成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也会犯一些错误、违反一些规矩,更何况是处于懵懂无知的儿童呢?
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犯错的错误处理方式。不正确的管教方式,非但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本质,反而让孩子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孩子犯错时,我们要先搞清楚孩子错误行为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先来打一顿或者骂一顿,这样做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适得其反。
找到孩子犯错的真实原因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才是最有效的,是否需要对孩子实施惩罚措施,通过那种惩罚方式更容易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真正的惩罚效果是,孩子能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自己的行为。如果你骂完打完后,发现孩子并没有改变本身的行为,这说明,你的方法是错误的,你骂他打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时,你需要考虑改变自己惩罚的方式。
很多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发现在家里经常受到父母严厉惩罚的孩子,长大后具有过度攻击以及反社会的行为。孩子被父母打过后,常常会感到生气、产生挫折感并对别人产生敌意。
如果父母每次在孩子犯错后,惩罚的方法都是打骂,那么时间长了,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看到比自己小的孩子也会学着去打去骂,把自己心中的怒气和挫折感宣泄出来 。这时,孩子会因此感觉良好,而这样的攻击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强化。
严厉惩罚的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能产生逃避反应。例如,你在某个地方遇到一个朋友,他常喋喋不休 ,旁若无人,令你生厌。开始,你会尽量避免与他接触,这样就可以轻松一些。
在孩子身上的这些体现,就是为了避免受罚,而对父母撒谎,甚至离家出走。
另外,不管男孩有没有犯错,请记得千万别唠叨。
比如早上孩子不愿意起床,妈妈们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大声唠叨,让孩子赶紧起床,等孩子起床后,又开始一顿唠叨,让孩子刷牙、吃早餐、穿衣服。
等到孩子放学回到家,又是唠叨不停,问孩子作业做完没有,吃完饭抓紧做作业,做完作业又让孩子赶紧睡觉。
妈妈们听到这里,你试着回想一下,类似这样的话,你一天要说几回,是不是每天都要重复同样的话?
在唠叨、废话等的过度刺激下,很多男孩都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于是,妈妈们就又抱怨和指责孩子不听话。
男性和女性大脑天生就不一样,男性不能像女性那样同时进行听、说、思考、分析信息和识别情感,无法熟练地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如果男孩子的大脑同时被太多信息包围,就会因为负担过重而不得不临时关闭,休息一会儿了。
妈妈是女性,非常擅长语言表达。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很多妈妈把语言的优势,用在对孩子的唠叨甚至数落上,妈妈的“唠叨”会让孩子感到恐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呢?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少说多做,少唠叨多倾听,对孩子多一些尊重和信任,少一些指责和抱怨。
妈妈们要懂得认真倾听,胜过滔滔不绝。
任何年龄段的男孩,无论是两岁还是八十岁,其实都有这样的一个强烈的需求——当他有话要说,有问题想问,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分享的时候,总是希望对方能关注自己,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认真倾听自己的想法或者问题。
可事实是,妈妈说得比听得多,即使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也是这样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听妈妈们说的话了,甚至再也不和妈妈说话。
男孩不会仅仅为了让你满意、放心或者停止唠叨,就说出那些你想听到的话,他们会更愿意通过行动而非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以,男孩大多数都会做出,一些与你所期望的相反行为,你越想让他这样做,他越会反其道而行。
在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也不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呢?
2.智慧惩罚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在惩罚前,父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有没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对,以致让孩子学了,而自己却不知道。
在对他们进行惩罚时,需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
首先要提前沟通,为了让一个惩罚更有效,我们要一开始把后果讲清楚。惩罚的措施和后果,本身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起到威胁的效果。如果父母提前和孩子进行沟通,孩子自然会明白那些事情是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做了后,会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这无形中就会增加一道心理防线,抵御犯错的冲动。
当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你讲一次,他并不能理解,你给他所说的到底是什么。这时,就需要父母要有耐心,多给孩子讲解,也可以在生活中,看到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给孩子灌输这些不好的行为,做了后会有什么不好的发生。
其次,要守住底线,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都会有基本的原则和明确的底线,尤其是对于做人方面的要求。 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原则和底线做到心中有数,每当孩子的行为触动原则和底线时,都要进行相对应的惩罚。
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多提醒,还要告诉孩子不能做的原因,做了以后会有什么危害。如果孩子犯错后,就必须要按照原来所定下来的规矩进行,而不能因为某些人、某些事情,而放弃了惩罚。
最后要注重方式,有些父母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喜欢用讽刺、挖苦的方式,甚至当着众人的面一顿奚落。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听话,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的自尊心伤得更严重。
人要脸,树要皮,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自尊心都需要呵护,即使孩子犯错了,父母也要注重方式,分清场合,而不是在众人面前就直接开骂。
3.知识要点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第一天,我们主要讲述了怎样更好地释放男孩的高活力。
第二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责任心。帮助他们面对困难时,能从容应对和更好地与人交往。
第三天,我们学习了面对孩子犯错时,父母应如何智慧惩罚。
学会本书,我们对养育男孩会有一定的了解,男孩的一些特有特征,我们并不需要头疼,而是可以利用他们的特征激发他们的活力,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只有正确地对待孩子犯错,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并改正错误的行为,成为一名人格健全的人。
你平时在养育男孩时,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留言分享。
好了,《谁说男孩不好养》这本书的内容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恭喜你又学完了一本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我将继续为你解读,再见!
本文金句:
1、认真倾听胜于一切。
2、男性与女性天生不同,不要指望男性能一脑二用。
3、守住底线才是关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