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自家小孩机智聪明,但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明明孩子只要耐下性子,沉下心多琢磨琢磨,就可以实现成绩质的飞跃,但是他们却偏偏不肯下功夫学习。家长们对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获得学业成就呢?
著名心理学家科温顿的自我价值论就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对这个令众多家长困惑的问题作了深刻又精彩的解剖。科温顿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成功让人拥有自我价值感,而能力使人成功。但是如果孩子仅仅将能力视为成功的展显,而将努力抛之不谈,那么孩子会在对成功求而不得的困境下,为了维护自尊心和逃避失败,而形成一种应付式的心理:既不承认自己能力差,也不认同努力就能成功。这样他们就有了不用功学习和学业不理想也无所谓的理由,因为他们认为努力不能让成绩提升,决定成绩高低的是个人能力的大小。而考得不好也无伤大雅,因为自己是具备获得好成绩的能力的,只是自己没有认真准备而已,下一次一定可以翻盘。这样的心理日复一日的在孩子的心理重演,最后孩子变得越来越缺乏学习动力,甚至是厌学。
面对这群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科温顿提出应当要着眼于教育目的,切实可行地帮助孩子在课业上获得成功而免于失败。首先就要纠正孩子对于课业成败的归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六因素三维度归因论中提到,无论学业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会让人心生喜悦,努力而失败的人值得鼓励,不努力而失败令人感动羞愧。由此可见,通常把成败归结为努力的结果,对孩子有更积极的影响。这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帮助孩子,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增强信心。
其次是要进行成就动机培养。通过沟通交流,活动体验,阅读书籍,观看影片等多渠道,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机,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进而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最后,家长要摆正心态,正视孩子的不足,不要有拔苗助长的心理。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工程,他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施与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教育当是春风化雨般地润泽孩子的心田,它是父母一生必答的考题,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交出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