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必要把孩子从差的初中转学私立学校吗?
男生!!!性格在外唯唯诺诺,在家很牛皮!但责骂一下就哭,也就一下。从小被父母保护,不让其有跌倒的机会。有需要再补充。我不是他父母,是表姐。
管心营:
这不是转学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你也说了,你不是他的父母,只是表姐。
虽然你表弟有你这样的姐姐,会为了他的未来而着急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是即使是他的父母,也很难去替他解决问题,或者替他做决定。
你现在的行为,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和他父母行为很像?
你可以看看你的描述——“从小被父母保护,不让其有跌倒的机会。”
而且你希望通过一件事情突然改变你的表弟也是不可能的。
我的记得之前有一个母亲询问我,自己的女儿读初中,整天懒洋洋的,做事情没有动力,可以通过让女儿去重症病房体验人生得到改变吗?我的答案是,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样的做法,其实就属于“有病乱投医”,而且还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弟弟,有可能在学校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他没有太好处理办法去应对。
而作为长辈,对于这种情况是需要耐心去教育的,去给予成长的机会。
否则的话,即使换了一个学校,他还是会面对一样的问题无法解决,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的环境,还有可能发展为厌学症。
我就前面提到的初中女儿的案例,讲一件关于教育和厌学的事情。
厌学是长期积累的问题,指望一两次讲话、体验、经历就发生改变,这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本身就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管心营专业处理厌学症的心理咨询机构,很多家长都有和这位妈妈一样的困惑。
要学会从目标、冲突、状态这三点来看青春期孩子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的目标是当个普通人,每天赚一百块钱,我可以选择开滴滴、送快递、去收银等等,不会出现什么冲突,状态也不会很差。
但是我的目标是当老板,每天赚一百万,那我就得考虑我的学历是不是足够、启动资金是不是足够、人员是不是足够、资源是不是足够、人脉关系是不是足够,大概率每天都焦头烂额。
这个的目标很明确了,希望孩子能学习积极一些,那就看冲突和状态。
01
目前这个家庭有什么冲突呢?
妈妈希望孩子努力学习,但是女儿不是这样想的,冲突来自于目标不一致。
管心营从行为的角度看,其实很有趣,妈妈的行为其实和女儿是一样的。
家长对教育没有耐心,孩子对学习也没有耐心。
厌学是长期积累的问题,指望去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待一天就解决的念头,和平时不写作业、不复习却指望临时抱佛脚考高分的念头,有什么区别吗?
学习就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情,要接受做一道题做了好几遍还是做错,要接受今天背书的课文下次考试又忘记的挫败,要接受一个知识点别人都懂了自己听了老师讲好几遍都不懂的羞耻,这些都需要耐心。
而教育也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要接受自己讲了好几遍孩子还是不会,要接受今天教会了孩子下次孩子又忘记的无奈,要接受一件事情反复讲了好几遍孩子依然不听你的愤怒,教育也是需要耐心的。
而且学习和教育还有一点很像,努力了未必能达到结果,但是不努力肯定没有效果。
当女儿对上学这件事情心态不好的事情,要问问自己对教育是不是能迎难而上?是不是有在认真解决问题? 还是自己只是单纯的把责任丢在女儿身上?
02
接着就是状态的问题。
状态来自角色,目前来看是妈妈和女儿的角色,是家庭组织。
有一点很麻烦,妈妈对女儿不满意,女儿估计对妈妈也不满意,在其他组织中,这样的关系是没办法继续下去的。
但是在家庭组织中很麻烦的一点就是,关系不好,也没办法脱离。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没办法脱离,又没办接纳,就会抱怨。
比如,老王在A公司干了十多年,没有升职心里很不满,但是出去又找不到更好的机会,只能继续待在A公司。老王大概率会干什么?会抱怨。
亲子关系也一样,对女儿不满,能换一个女儿吗?不能。
对妈妈不满意,能换一个妈妈?不能。
所以就会相互抱怨指责对方的过错。
但是问题就来了,中国社会是很讲究人情往来的,同样一件事情,关系不好的情况下,事情就会很难办。
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关系不好,子女就不会听家长的,甚至连沟通都难。
03
再重点讲讲状态和关系,在很多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名存实亡的,常见于孩子不认可父母的身份角色。
我记得有一个案例,高二的男生休学,原来成绩很好,因为一次考试被指责,干脆就在家什么也不干了,天天打游戏。
父母都很着急,天天催孩子回去上学、找心理咨询师、找同学来劝他,各种办法都试过了,还是束手无策。
后面咨询老师就和家长说,既然无法决定孩子做什么,那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然后这对父母就决定了,做好孩子复学的准备,也做好孩子不上学,自己就养一辈子的准备。给孩子买了一套房子,又买了保险,很多年没有去工作的母亲也出门工作了。
结果一句话也没劝,儿子就愿意回去参加会考了,同意先保证拿到高中毕业证。
在这个案例中,本身儿子就不是好逸恶劳的人,能靠自己努力取得好成绩,他只是心理不满意父母只爱成绩好的他,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再加上后面父母认为他出问题,而不是去理解他,他就对父母更加不满了,但是当父母接纳他的状态之后,父母为他的后续做出的未雨绸缪的行为,他都看在眼里,又感受到了父母的爱,自然而然冲突就消失了,也认可了父母的角色。
关于孩子厌学症,和我的提示:
十次管心厌学症,别让厌学成抑郁。
孩子厌学的原因,只管成绩不管心。
孩子厌学怎么办?家庭管心是关键。
孩子厌学要管心,家庭管心管心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