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尊自信,人格健全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出题难度上肯定会考虑怎样把孩子的成绩分成优、良、中、差。当孩子的成绩不太好的时候,家长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孩子自暴自弃,尤其不能在伤口上撒盐,对孩子冷嘲热讽、无情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家长其实是了解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的,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也是有自尊心的,他的自信一方面建立在自己的成就感上,另一方面也建立在家长对他的理解之上。这个成就感可能不是在学习上,孩子做其他的事情能够有成就感也是可以的,也是可以促进他的自信心的:家长也要理解孩子在学习成绩不能提高之时的无力感和挫败感。理解万岁,毕竟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是学霸,咱们家长也一样!
那么,作为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孩子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何来评价孩子是否成功呢?家长可以怎么做?
当今社会已是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时代,孩子需要的是终身学习和迎接变化、适应变化的能力,高考和学科知识的学习只是高中阶段的任务,孩子将来走向社会能不能适应,需要更加灵活的学习能力和强大的心理能量去应对。
2.承受挫折,重新振作
既然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都避免不了会有挫败,到底是自暴自弃还是触底反弹,化压力为动力,关键就看家长和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了。
孩子能不能够承受挫折、重新振作起来,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没有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会让孩子认为失败并不是那么可怕,失败只是检验了自己还有多少成长的空间。而相对于成长型思维的反面,就是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会认为人的能力是不能改变的,认为自己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这其实也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如果经常用“你就是不开窍、你就是一块榆木疙瘩、你就不是读书的料……”之类的话打击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形成了固定型思维。
3.热爱生活,责任心强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中也并不只是磨难,生活中也处处充满了乐趣:美食、美景、亲人、朋友、运动、爱好……都可以是生活趣味的来源。
家长也要做到先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支持或引导孩子建立一个兴趣爱好,或者至少能够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不能与之同乐,也要能够做一个能欣赏他的好观众。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己也要先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家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赡养老人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都会对孩子造成耳濡目染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4.符合年龄,行为适当
高中生已经接近成年人了,但毕竟还是处在不成熟的过渡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表现还是只要能符合他那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就好,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对孩子过高要求。
高中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家长能引导还要多耐心引导;其实有些家长可能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也不是特别通透,尤其是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这些新事物也可以跟孩子进行探讨,听听新时代的孩子们的看法。真理越辩越明,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也符合代际传承的规律:后辈向前辈学习是传承,前辈向后辈学习也是社会的进步。
5.接纳现实,适应良好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平衡,也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高中生可能涉世未深,对未来总是充满憧憬。如果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碰壁之后难免会有失落或偏激。
转变思维、灵活应对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秘诀之一,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如何多从积极的视角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及时接纳现实,接受不能改变的,才有可能找到可以改变的转机。
6.安全感强,处事坦然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有安全感的孩子,才不会过度焦虑,才会对人有信任感,才会有目标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安全感来自家庭的稳定、父母的关怀、老师的信任、朋友的理解。
坦然处事不但需要有处事的能力,也需要人际关系的支持。而最好的资源还是自身能力的提升,作为父母经营好家庭,作为孩子提升好自己的能力,不只是学习的能力,也包括各项优势特长的发挥;强者自强,自然会吸引更好的社会资源的支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