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过后,关于幼升小、幼小衔接的问题,就是来咨询的家长中最为集中地问题之一。
我每每为此失笑:年前还放松自如的幼儿园家长,过了一个年,突然之间就变得紧张兮兮。我想,他们的孩子也许会有和我一样的困惑:这个年为什么这么神奇?年前还带着我到处爬山玩泥巴的爸爸妈妈,年后突然就让我写字、读拼音、算数、背单词了。
可能因为之前创办过一个家庭幼儿园,我被问得最多的是:你们幼儿园是怎么做幼小衔接培训的?
当我说,我们没有专门的幼小衔接培训的时候,又会被追问:你的孩子读的什么小学,她们学习能跟得上吗?
最近又有几个妈妈对此比较焦虑,干脆写一写我的看法吧,也许不太对,不过我确实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healthy lifePART1:幼小衔接是伪命题
什么是幼小衔接呢?比较全面的认为,幼小衔接是知识、能力、习惯和心理等方面的过渡。大部分成人理解的幼小衔接,多指知识的提前学习。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理解成“知识的提前学习”,那么,为什么要提前学习?提前学习真的占优势吗?
以拼音为例,家长们之所以让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不过是因为这些原因:1.可以早日认字,早日实现自主阅读;2.可以让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学习拼音时“跟得上”。
可是,拼音并不是识字的必须,在现代学校诞生之前,以前的私塾,6岁的孩子识字量大约是2000字,基本能实现大部分书的自主阅读,但是他们还没开始学写字,更没有拼音。
至于第二点,幼儿园学习拼音到小学时有没有优势呢?一开始也许是有的,因为已经学过了,多少记住了一点,但是到学拼音的后期,这个优势就几乎看不出来了。
拼音这个事,父母辅导6岁的孩子,真能辅导出个高血压、心脏病之类来,但是,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也许就是一年之后,孩子自己就能想通了。
归根到底,这不是提前学习的问题,而是孩子的大脑发育、思维发育的问题。
至于能力、习惯和心理,并不是短时期通过几次培训就可以达成的,这些就正好是日常养育、包括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呀。
比如,孩子需要能安静坐上40分钟听课。这需要什么能力呢?管理自己身体不乱动的能力,尊重环境不影响他人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
这些能力,正是孩子出生开始就不断练习的能力啊!比如,孩子学会走路后到处攀爬,还喜欢“不走寻常路”,就是在练习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能力。
不仅如此,这些能力还是孩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一生需要不断打磨和提升的能力。
所以,“幼小衔接”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2PART2
NN和YY在读小学之前,都没有上过任何幼小衔接的课程(主要是本人不舍得花那个钱哈)。她们都是由很小众的幼儿园转入普通公立小学,但是她们确实都适应得挺好的,学习上也几乎没有出现过跟不上的情况。
第一学期国庆节后,就开始学拼音了。在学习拼音两周的时候,有一次去接NN,恰好碰上了语文老师,她反馈说,孩子拼音有些困难,有点跟不上,是不是幼儿园没有学?家里要多辅导她。
回家后,我找NN了解了一下学习情况,然后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制作了许多拼音卡片,晚上陪她玩拼音游戏;找出家里发音相同的物品等。
当然,其实我并不担心孩子的学习,这样做一方面是配合老师的教学,另一方面是孩子主动要求,她自己感觉到,“拼音很难学”。
是不是因为幼儿园没有提前学呢?我辅导几天后发现,她能记住那些发音,但是没法灵活运用,因为她还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合,就一定要发这个音呢”。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学习拼音的经历,具体的细节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当时确实感觉到很难,是不太愉快的学习经历。但是,等到3年级的某一天,我们正在户外活动,我突然就开窍了,理解了那些拼音的规则。
到现在,那一天的情景和感受都历历在目,清晰如昨。那个时候,我7岁。
所以,NN也很可能是因为“时候未到而理解不了”,8月底出生的孩子,在这方面确实“吃亏”一点。
果然,在快到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正在玩游戏,NN突然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妈妈,我终于懂了拼音里发音的规则了!”
我问她,她也说不出来,但是确实从此以后,她的拼音就“一通百通”的感觉了。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的“跟不上”,也许就是时间还没到而已。因为生日在9月1日之后,晚一年入学的YY,就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拼音问题。
3PART3
NN和YY都不是学霸体质,但是确实,入学以来,基本上不需要老师操心,也没让家长怎么操心。
我也仔细思考过,她们在入学之前,都进行了哪些准备呢?
首先,是自理能力。自己吃饭、穿衣、穿鞋、上厕所,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日常需求,会向老师求助,这些能力都是在幼儿园之前基本具备,上幼儿园后又逐渐得到强化和提升的。
上幼儿园之后,孩子的书包就是自己整理的,孩子在幼儿园要轮流值日帮忙分饭、分水果,每天要负责整理玩具,每周要参加清洁和洗碗。
其次,是对身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从会走路开始,NN和YY就有了足够的户外奔跑跳跃的机会,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带她们去爬山、走野路。所以,两个孩子运动能力都比较强。
许多成人觉得,孩子上学坐不住,是因为放学后玩野了。为了让孩子能“坐得住”,幼儿园开始就尽量不让孩子“玩那么野”。却没有想到,现在大多数孩子之所以坐不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户外大运动太缺乏了。
这会导致,孩子的精力没处释放,孩子对身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得到充足发展,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
家务、手工和户外运动,也让孩子的手部肌肉得到锻炼,为孩子写字打下基础。
第三,合作的能力。即使很小的孩子,也不是全家唯一的中心,她们可以并且有能力在大人有需求时进行合作。
YY出生的时候,NN没上幼儿园,爸爸在长沙。YY对声音敏锐,很难入睡,又很容易醒来。每天要哄YY睡觉的时候,我会和NN谈,在妈妈从卧室出来之前,她不可以进卧室,也不可以敲门或者弄出很大的声音。
NN适应了一段时间,很快就能做到。而且她还自己想出一个办法,把自己想说的画出来,然后从门缝里塞进卧室。
两个孩子读的都是小众的幼儿园,提倡孩子自主管理。2岁的时候,YY去参加姐姐幼儿园的节日庆典,就能做到2小时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
所以,读小学后,40分钟对她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当然,也有一些是为学习知识所做的准备,比如:
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亲子阅读,并且因为亲子阅读,孩子认识了不少的字;孩子感兴趣的时候,也看了一些汉字卡片。
同时,每天我们有大量的亲子对话,这些对话有时候有主题,有时候大家一起胡言乱语一通,这也让孩子在入学前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每次吃水果,会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人,让孩子去决定怎么分配;外出走累了,会玩游戏,让孩子估算多少步可以到达某个标志物,等等,这些融入生活中的数学思维,我相信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深入思考会发现,这些为读小学所准备的能力、习惯和心理,是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的,也是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需要的。
从幼儿园到小学,表面上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本质上,是人生一个渐进的过程。
与其临时抱佛脚去突击幼小衔接,不如细水长流准备好能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