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今年四岁,两岁半的时候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从最开始的一张白纸到现在能模仿、有一定的理解、有一些功能性的语言表达,孩子妈妈对孩子的进步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孩子妈妈非常苦恼于孩子的坏脾气,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哭着闹着自己打自己的头。每次发生打头的事情,孩子妈妈基本上就是阻止他,有时候也会屈服,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孩子的打头行为也一直没有任何改变。
孩子妈妈和我聊起这个情况,我觉得孩子的这个行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我们很容易判断孩子打头这个行为的功能是需求未被满足,满足他肯定就不会有这个行为了,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并不是任何需求都是可以满足他的。所以,以满足其需求来使打头行为消失是不可取的。
那怎么办?
找到替代行为。顾名思义,就是找到替代问题行为的行为。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比如小浩不想吃香蕉,妈妈一定要他吃,小浩哭闹打头。这是因为孩子不想吃香蕉的需求没能被满足。我们就可以教他说“我不想吃香蕉”,孩子说了之后,妈妈就说“好吧,你现在不想吃就等下吃吧”。
再比如,小浩在画画,妈妈让小浩收好东西出去玩,小浩不肯出去,还想画画,妈妈拉他,他生气打头。这个情况就可以教孩子“我还想画一会儿”。孩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妈妈可以满足他。
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愿望或需求,而不是打头,这样恰当的语言行为能够使得需求被满足,那孩子自然就会选择了,打头也就用不上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