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老师,或者高知,孩子却不爱学习、成绩不好,说出去大家都很奇怪,觉得“不应该啊!”
相反,父母都是农民,或者没多少“文化”,但孩子却非常爱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周围人看了只会夸孩子,说孩子是“聪明、懂事”。
这是怎么回事?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遇到过这种现象?
表面看,孩子学习好不好,跟父母没有多大关系;但实际上,孩子的学习,跟父母不但有关系,还有非常大的关系。父母懂不懂学习,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状态!
一个懂学习的父母,才会教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而懂学习这件事,跟父母有没有文化、文化水平多高,没有直接联系。
父母要懂“学习是怎么回事”,才能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最近在读赵周老师的《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这本书,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原话是这样的:
除非,父母能够真正理解学习是怎么回事儿,真正了解怎么有效促进孩子的学习能力,不然,无论花多少钱、给孩子报多少班,都没用的。不仅没用,而且你越努力,孩子就越讨厌学习、讨厌学校,甚至讨厌你。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学习,不单单是孩子的任务,更是父母的任务。只有父母首先懂了“学习的内在逻辑”,对于“学习是怎么回事”胸有成竹,指导孩子才能游刃有余。
某种意义上,父母就是孩子的学习教练
比如,学习目标怎么确定?如何设置?接下来怎么制订行动计划、任务清单、怎么进行时间管理?等等,父母要想把孩子的学习指导好,这些必须首先掌握。而不是深陷进类似“陪孩子做几次作业就累出病、每天纠结报哪个班、盯着孩子又考了多少分……”这些琐碎上。
那些没搞懂“学习内在逻辑”的父母,整天抱怨的大多是:孩子成绩下滑了、又不好好学习了、老师反映上课不认真听讲了、做作业太慢了马虎了,等等,这种父母更像是监工,长此以往,孩子大多对学习丧失兴趣;
相比之下,懂得“学习是怎么回事”的父母呢,平时跟孩子聊得大多是:
“这道题做错了,我们来看看,怎么把它做对?”——这是在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论;
“你不想上学啦,上学确实很累,想跟我聊聊什么事儿让你这么心烦吗?”——这是在用积极倾听让孩子道出心声;
“你总是记不住知识点,我们来探讨一下,都有哪些好的记忆方法能帮助你……”——这是提供多种记忆方法+带领孩子训练,等等。
有的父母就说了,那父母都会学习了,还要学校干嘛?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不就是让孩子学习去了吗?这里我们要明确的是,学习教练不等于具体科目的老师。
学习教练的重点是引导,而不是教授
学习教练不需要知道答案,只要掌握方法论,善于引导,就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这里还涉及到家校分工、家校配合的问题,要知道,学校和家庭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学校提供知识,家庭提供吸收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学校提供做题能力的培养,家庭提供学习能力的动力。
你看,跟学校相比,家庭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动力,提供让孩子自主学习的自发力,而要建立这个自发力,父母首先就要当好教练。因为,真正的“因材施教”,只有父母才能做到。
而在学校,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是不可能细致到时时刻刻只关注单个孩子身上的。换句话说,学校更像是一个工业流水线,他们更多要求的是整齐划一,而不是因材施教。
所以啊,想要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大多数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要自己懂学习,当好孩子的学习教练。把孩子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让孩子产生了自驱力,接下来的学习,就是父母省心孩子省力了。
最后,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那么,我安利这本《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薄薄的一本书,系统梳理了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自主力,对于家长很有借鉴性、实践性。
它把庞杂的父母陪学经验,梳理成4大学习板块 + 12个学习力要素 + 12个配套学习工具 +,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性,总结出的4大父母必修技能,能帮父母解决日常陪读的主要难题,书末还有常见学习问题解答,教父母高质量陪学,让孩子想学习、会学习、爱上学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