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得家长忽略孩子的成长 如何正确地去引导孩子成长是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1.生活中不要对孩子采取过激的对待方式,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长久会使孩子性格变得偏激。在中国民间,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孩子光靠说教不行,必须恩威并施。其实,这是一种谬论,是一种陋习。用这种教育方法非但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对孩子身心造成各种伤害。大人打孩子往往在气头上,盛怒之下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如果孩子再一顶撞,大人更是火冒三丈,甚至失去理智,导致下手不知轻重,会将孩子打伤,酿成严重的悲剧。其次,打骂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诱发身体不适。比如,突然发热、呕吐、消化不良、腹泻、夜晚惊厥、哭闹等症状。孩子小,在心理上十分依附家中亲人,一旦受到打骂,会使他们失去安全感,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变化。长期下去,孩子的性格会变得懦弱、胆小和羞怯。
2.一定要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改变自己,做好榜样的力量,会让孩子接收到正能量,也会变成和父母一样的人。自律才能律人,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好的礼物。父母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尽量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一个言行如一的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作为父母都应该首先做到。平时说话不能太随便,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避免说空话的情况出现,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同时也会觉得,说过的话不一定要做到,对他将来在诚信方面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凡是孩子提出的合理的要求,父母都应该虚心接纳,并及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如果是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改正过来;平时要注意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就是家长了,家长的任何行为都是被孩子看在眼里的,由于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孩子身上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他们从家长身上看到的不良习惯,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父母一定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更好地教育。
3.父母意见要统一,不然孩子不知道如何做决定,而且会使家长威望下降。很多夫妻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争吵。他们认为,既然孩子不在跟前了,索性就让自己被压抑的委屈或者怒火发出来。岂不知,吵架时候说出来的话,都会是夹枪带棒的,有攻击性,会加深两个人的矛盾。许多时候,大人们在社会和职场上早就练得刀枪不入,只有最亲的人才会伤到你。吵架之后,两个人必须要尽快和解。因为,孩子太精明,如果你们不吵不闹,貌合神离,会被他一眼就看出来的。这种隐形的矛盾,其实也是冷暴力的一种,对孩子的伤害也不低。因为,他得用更多小心翼翼的心思,去揣摩你们的想法,尽量别碰到你们的雷区。
4.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