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文章的初衷是希望教会家长如何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然后家长再指导孩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好计划。
孩子已经有自主学习能力并可以自己制定计划的家长可以略过此文。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的定义
拆解开“计划”的两个汉字来看,“计”的表意是计算,“划”的表意是分割,“计划”从属于目标达成而存在,“计划”的表意定义:计划是分析计算如何达成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过程及结论。
一般口头上说的计划是指计划的文本形式,即计划书。
与计划相关的要素
目的、目标、对象(谁做:执行者、监督者、指导者…)、内容(做什么)、方法(如何做)、时间(何时做)、场所、资源、结果。
学习计划的类型
按时间段划分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按目的划分为:复习计划-假期计划-补课计划。
二、计划的认知提升
做计划是为了不做计划
做计划是为了完成一段时间内定下的目标而达到某种目的,那是不是每做一件事都要定个计划呢?显然不是。那为什么有些事情就不需要定计划?比如:按时上班、到校上课等,因为这些事情已经由别人给你定好了“计划”,而且是强制性的,必须做到和完成的;还有一类事情就是自己不需要做计划也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自己特别得心应手的事情:做饭、做清洁等。那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事情就是需要我们做计划的那些事情,这些事情也是我们面对的数量最多的事情,这类事情如果不制定计划,最后完成的效果和效率就可能非常差。
如果我们通过在脑子里不断地优化制定计划的思考过程和不断的总结经验,把这类事情也变成自己不用定计划就可以做好的事情,那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提升,也可以节约下大量的时间,来做比别人更多的事情。
计划就是用来完不成的
大家做过很多各种各样的计划,自己回想一下,能完成的计划是不是寥寥无几?所以就算我们定的计划考虑的再周到,执行的再到位,计划进行过程中也会有纰漏,所以能100%完成的不叫计划,叫结果。我们不是为了结果来定计划的,而是为了对自己事先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本身才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计划是为了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计划执行的阶段才是最考验人的,中间会出现各种临时状况、突发状况等,而要保证计划的继续进行,就要有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快速找到解决办法来应对这些状况,应对得越从容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就越强。
备用“选项”
备用“选项”就是制定计划的时候,要预判到某些会出临时状况的内容,制定一项或几项备选内容。比如:计划中周一要听写孩子的英语单词,但是临时有事无法按时到家,那这时孩子的听写时间就空出来了,所以就要提前想好可以备用的内容替换掉原来的计划内容。
提升自律性的不二选择
养成先定计划再执行计划的习惯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律性,通过大量失败的计划也能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一般认为一个好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改掉一个坏习惯花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养成一个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做计划来养成,改掉坏习惯同样也可以通过做计划来做到。定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好习惯,也是一种改掉遇事不思考不提前安排的坏习惯的做法。
三、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原则
试验原则-选定资源
比如在语文的学习计划中,计划安排孩子做到预习课文、看网课、完成习题册、改错等,那给孩子用什么教辅书预习课本、做哪本习题册,用哪个老师的网课,都需要提前跟孩子一起做好“试验”,挑选出适合自己孩子的资源。
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加量
大多数家长定计划喜欢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内容全部一下子加进去,这样孩子在按计划执行的时候就会感觉无论怎么努力都完不成计划,或者即便完成了计划也感觉每天的学习像“赶场”,总是紧紧张张的。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心生厌倦,带着抵触情绪学习,这种计划注定就会失败或者效果不佳。
就是我跟孩子提前商量好了,假期总共要学习几天,休息几天,让她自己选择是连续休息几天,还是每周休息一天。计划的内容也是先让她自己把想完成的计划先加进去,然后引导她把自己没想到的内容也逐渐加进去,当时那个假期的执行情况就非常好,孩子也很快适应了在假期保持学习状态。
逐步完善原则-及时修订
计划开始执行后,必定会发现新出现的问题和之前安排不合理的地方,这时就要及时完善和修订计划,不要嫌麻烦,没有一开始就完美的计划。薄弱知识点的记背,多安排一遍复习记忆。
每日反思原则-培养品质
在计划里留出每日反思的部分,跟孩子一起总结做的好地方和做得不足的地方,培养孩子做事认真、自省的品质。
奖惩原则-增加乐趣
孩子达成计划的阶段小目标,比如完成预习任务、完成学校作业后可以按跟孩子之前商定的奖励规则给予孩子物质和非物质的奖励,比如多玩一定时间的游戏、出去吃顿大餐、带孩子去游乐园等。
四、制定学习计划的步骤
一般步骤
- 确定可利用的总时间、每周的总时间、每天的总时间;
- 确定要安排的所有内容,如:学习、娱乐、休息、体育、社交、社会实践等,容易遗漏的内容: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如:参加公益活动、做志愿者等)
- 确定每项内容要达到的目标、阶段目标、最低目标等;
- 确定完成计划需要的各种资源,如:教辅书、老师、网课、硬件设备、场地(图书馆、自习室)、车辆交通、资金预算等;
- 确定计划中要重点解决的孩子自身的问题,如:做题习惯、注意力问题、学习态度问题等;
注意及思考事项
- 是否涵盖孩子的身心发展、能力发展、知识学习?
- 每项目标是怎么定出来的?不要凭空想象。
- 各项内容是按什么依据安排的?
- 行动是如何保证的?
- 目标实现的条件是否给孩子配备充分?
- 目标(内容)的分解是否合理可行?每项的内容要非常清晰、合理;
- 每天是否对当天的计划完成情况做了记录、总结?
- 每天没有完成的目标如何调整?
- 如何应对外界干扰和临时变动?
- 是否和孩子共同讨论计划?
- 家长一定要配合和支持孩子合理的诉求,不要过度控制、过分要求结果;
- 计划的完成程度取决于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
五、实施过程
- 计划执行过程中,建议采用每日打卡的形式记录过程;
- 家长要做每日反思,记录每日计划完成情况,找出未完成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引导孩子做自己的每日反思并记录;
- 计划的展现形式强烈建议用电子表格,具体的样式只要适合自己使用即可,不必拘泥于所谓的“模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