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直觉得抑郁症自杀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直到有一天,自己认识的人也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了。

TA是一个在外人眼里有着让人羡慕人生的人,最后在某天的一个凌晨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很多人都不太关注心理健康,觉得这个是不重要的事情,然而不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关注心理健康才能够避免悲剧发生。

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就直接联系到“心理疾病”。

现在很多人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

但是没有心理疾病,就等于拥有“心理健康”吗?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发挥潜能有效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状态。

按照世卫组织的估计,2020年抑郁症就会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超过癌症、中风、心脏病,到2030年甚至会上升为第一。

有一个很悲观的现实: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是比男性要高出2倍。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导致男女抑郁症的诱因不同。

人们从青春期开始,抑郁症的诱因就开始增多,而女性的因素比男性更多。

女性把自己的自尊较多地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用他人的评价衡量自己,所以容易不自信、不独立。而男性则相反,会更多认为是对方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女生的无理取闹,恰恰是抑郁的前兆。

有的人没经历过抑郁症,但是会去理解与包容,有的人没经历过却说抑郁症是矫情,是无病呻吟,是太闲了,是想多了……

为了避嫌,为了不成为别人口中的“精神病”,他们藏起自己的情绪,人前活泼开朗,人后却默默忍受着精神折磨。

于是,悲伤慢慢长大,绝望越来越近……

当他们的世界只剩下悲伤与绝望,自我解脱,才是一件轻松,甚至愉快的事情。

那些曾给人带来无限欢乐的喜剧大师们,生活中反而少了许多风光。

憨豆先生、喜剧大师卓别林、罗宾·威廉姆斯都身患严重的精神抑郁疾病。

一直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喜剧女王马丽,也曾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我孤独过,曾经有段时间还得过抑郁症,不敢出门,不想跟任何人聊天,把自己封闭起来,采访我都不说话的。”

觉得自己外形不够漂亮,自己的家门锁被人涂上胶水,私人电话被登上报纸,天天都会受到陌生人的骚扰,这一系列糟心的事犹如一块块巨石,压得马丽喘不过气来。

对喜剧演员来说,观众和表演比天要大。

一旦准备上台,个人的喜怒哀乐全部都不可以释放。

需要呈现出来的,永远都要是那张快乐的笑脸。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讨好的状态时,真实的自我会越来越压抑。

欢笑背后的心酸和难过,也许我们根本想象不到。

喜剧演员宋小宝,曾经在舞台上卖力表演。

却因为道具问题,不慎摔伤。

他忍着痛,坚持到完成了节目的表演。

被甩来甩去,扔在舞台上。

这样的囧态,让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喜感十足。

然而,节目结束之后,大家才知道。

他腰上的摔伤,已经严重到需要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的地步。

而且,他的母亲正身患重病。

节目开始之前,宋小宝还在哽咽着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愧疚。

不能哭,只能笑,这就是喜剧演员的命运。

然而,喜剧演员,也是人呐。

很多时候,他们被当成一个又一个角色,总会忽略内心的不开心。

以至于很多喜剧演员欢乐的背后,都有难以抵抗的心理疾病。

他们给世界带来了欢笑,而自己,却陷入了深渊。

抑郁症是治愈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之一,但每次走进大众视野的时候,却总是以自杀的面孔见人。

抑郁症是死神的唾液,它能溶解掉你所有的精力与希望,让你在肮脏、黏稠的泥沼中沦为绝望的囚奴。

每天早上一睁眼,左灯便不自觉地,陷入对意义的诘问。

你睁眼的意义是什么?

你起床的意义是什么?

你穿衣服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强迫性的质问,可以一直持续到她晚上躺在床上,跳出最后一问:你闭眼的意义是什么?

从“不想动”、“不开心”到“不想活”

抑郁症会毁掉一个人的“精气神”, 将一个原本充满精力的正常人变得整天无精打采,严重者还会出现呆若木鸡的状态。

抑郁症患者通常有显著而持久的悲观厌世情绪,对吃饭、性生活等人的最基本欲望丧失兴趣,对所有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都没有兴趣,甚至不愿意洗脸刷牙、洗澡理发,思维、说话、行动等各方面变得迟缓,整个人变得木讷迟钝。

觉得自己活的没有价值,整天陷入内疚和自责里,并且想或者已经有自残自伤的行为,而且不觉得疼和难受。

抑郁症绝不是一时想不开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根源,它与糖尿病一样真实。

它既不是“精英病”,也不是“情绪病”。

“心胸狭隘”、“自尊心太强”、“抗挫折能力差”都是人们对抑郁症患者的误解。

面对抑郁症患者,任何“你怎么这么想不开”的言论,以不科学的姿态,成为了对他们的的苛责,让他们一点点不敢发声,愧于发声,一点一点沉寂,直到死亡。

“想不开”、“玻璃心”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另外一种恶意,“反正你也不会去死,既然你冲我抱怨,那我就尽情说教吧。”

自杀也是防御,而且是一种终极防御。对于抑郁症患者中的自杀者,这是他们最终的反抗。

“我不是想不开,我是真的要去死了”,孤寂又无助,告别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是对抑郁症投降,而是在另一个世界里达成了和解,共同对抗了冰冷的尘世和不怀好意的言论。

一位抑郁症患者曾如此自述:我看起来表现正常,但其实具备了两个躯壳。

一个躯壳是没有患病之前的正常状态,一个是毫无生气,充满绝望的抑郁世界。

由于自身的性格,由于社会的冷漠,为了不受伤害,不给人添麻烦,我会尽量长期保持那个正常的躯壳,只是在夜深人静,或者身边无人的时候。

把自己负面的躯壳拿出来,用自残等物理疼痛方式去缓解自己难以控制的精神痛苦。

我们都需知道,能打破第二个躯壳的,不只是药物,还有爱,以爱来化解病耻感,无疑是走向抑郁症疗愈的第一步。

我们所说的抑郁症,都是指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如内心的自卑、生活工作中的挫折与压力、内心的困扰等。

虽然抑郁症产生的原理至今尚在探索,但是生活中遭受挫折、打击、压抑等都是抑郁的诱因。抑郁并非很遥远。

事业低谷、亲人故去、爱情崩塌、信仰缺失……

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遭遇不顺,引发我们悲观、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精神分析认为:抑郁是自恋的表现,把原有的攻击指向了自己。

就是自己舍不得扔自己的垃圾,还拿垃圾来砸自己,当然这些是潜意识里的。

从意识层面看,抑郁者自杀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没有价值感。

价值感很多时候是人活着的理由。

缺乏价值感,活着也就没有意义了,这是抑郁者最常见的逻辑。

并不是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会选择死,只是周边的环境把她逼向了绝境!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没有绝症,也没有家破人亡,抑郁个什么劲儿?

但事实上,并不是经历过创伤的人才有抑郁的“权利”

如果抑郁症患者能选择及时就医,治愈率可达80%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请给抑郁症患者多一点理解,也给罹患抑郁的自己多一个机会。

最后,以崔永元的话做结尾:“我就想告诉大家,确实有这样一种病(抑郁症),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得了这种病,希望你不要歧视他,然后鼓励他去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试着对自己说:生命中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你辛苦了。

我愿意拥抱你!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15岁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而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约占全国人口的4.2%。

这个比例,其实并不算低。

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就有亲人、朋友、同事正在对抗抑郁。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了他们的病情,不要给他们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请永远记得,他们都是温暖善良的人,他们只是生病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8 上午11:28
下一篇 2022-05-18 上午11:30

相关推荐

  • 12岁女孩不去上学怎么办

    12岁女孩不去上学,可能会对她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家长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帮助孩子重新融入学校生活。方法如下: 1. 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孩子谈话,了解她不去…

  • 那么面对歇斯底里的孩子,身为父母的你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是降落凡间的天使,是赐予妈妈的礼物,可是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在妈妈眼里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小恶魔”,满地打滚、哭喊、摔东西,简直”无所不能“。妈妈小莉说:女儿3岁了,脾气是日益…

    2022-05-13
  • 哪里有戒网瘾中心

    戒网瘾中心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治疗中心,旨在帮助那些沉迷于网络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游戏的人摆脱这种成瘾并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都有戒网…

  • 给小孩子讲的心理健康

    给小孩子讲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小孩子。心理健康不仅能够提高小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那么,给小孩子讲的心理健康是什么呢?下面,…

  • 青少年的社会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的社会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 近几年,时常有青少年自杀的报道信息,其中学生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引起社会的关注,一些教育和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也进行分析和探讨,绝大部分的建议在于青…

  • 父母如何与高中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父母如何与高中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高中生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他们正在经历生理、心理和社交上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与孩子建…

  • 禁止孩子玩游戏好吗

    禁止孩子玩游戏好吗? 游戏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孩子们也喜欢通过游戏来放松心情。但是,是否应该禁止孩子玩游戏呢?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禁止孩…

  •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内容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单亲家庭是指父母其中一方离开家庭,孩子仍然由另一位父母照顾。这种家庭结构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常见的,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来说,这种结构可能会对他…

  • 父母关系决定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关系决定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的婚姻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父母之间的紧张、冲突和暴力行为会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产生长期的影响。 点…

  • 父母会造成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吗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一些父母可能会忽视他们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认为他们的孩子只是“闹腾”或“不听话”。事实上,这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