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意味着轻松、快乐、自由自在,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却是件不轻松的事情,50多天的假期,足以改变孩子的很多习惯。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假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呢?让孩子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广州市父母学堂高级讲师、东莞市优秀教师、厚街圣贤学校常务副校长游翊,为广大家长一一答疑解惑。
暑假安排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
游翊认为,暑假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段,对改变一个孩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甚至说对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的改变,它也是起着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利用暑假对孩子进行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
家长对于孩子暑假的安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第一个是学习方面,暑假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好机会。孩子在家的时间段一定不能够让孩子脱离管制,要有规则意识,从放假开始,家长就要给孩子规定好,比如孩子在家学习的阶段,早上几点起床,起床以后该干什么,切忌让孩子天天睡懒觉,将上学期间建立的生物钟打乱了。
第二个可以带孩子外出去旅游,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暑假带孩子外出旅游,让他们增长一些见识,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景点,让孩子去旅游。一方面是增长孩子的见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一些互动,很多时候在家里面跟孩子谈心可能有板有眼的,这样孩子可能听不进去,或者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亲子之间的对话就存在一些对错的情绪,在外出旅游的过程当中双方都可以放松下来,找一些场合和孩子很好地去进行沟通。当然,出行不能盲目,暑假的旅游攻略,一定要早早做好。当然还要注意疫情防控,出门要戴口罩,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第三个就是回老家探亲,我们东莞很多孩子可能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亲人在老家,可以安排一段时间探亲,让孩子学会和老人相处,然后感恩老人,也让老人家体验天伦之乐,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可以安排孩子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参加社区组织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这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担当意识,为国家为民族做奉献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假期提前预习要有针对性
暑假开学后,不少孩子即将升入更高的学段,是否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呢?游翊认为,即将升学的学生,是否要提前预习,应该按照升学的年级段划分: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太需要提前预习;初中、高中的学科增多,知识点难度加大,建议提前预习。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他给出以下建议:首先准备教材及教辅,将要学习的课程进行整体上的前瞻性学习;其次,在预习时提问自己几个问题:本课大致是在讲什么问题?和前面的知识是如何过渡衔接的?重难点是哪些东西?最后,不懂的内容可以记下来,开学后侧重解决或寻求老师的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适量的练习,检测预习的效果。
提升亲子关系也是假期的必修课
此外,有部分双职工家庭的父母可能没办法有整段时间来陪伴孩子,暑假期间,除了对孩子的作息时间作合理的规划外,孩子的安全问题也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父母都不在家的情况下,尽量避免让孩子单独在家。可以请家里的老人帮忙照管孩子,按预定的暑期规划时间做好学习、娱乐等安排,避免孩子独处;可以托管在亲朋好友家里,或者与孩子的同学或好朋友的家长联系,按预定暑假计划进行督促。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培训班、托管班、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对于孩子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经检查如果能按时按质量地完成每天的任务,可以采用多样的奖励方式,例如:积分奖励、发卡奖励等,并按规则兑现奖励的承诺,促进孩子自觉履行暑假预定规划。
最后,他也提醒广大家长,暑假时间是家长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除了对孩子的生活和习惯做好规划外,改善和提升亲子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点来做,第一、遵守和孩子一起制定的文明家庭公约;第二、遵守对孩子的承诺,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游玩、运动等,寻找共同爱好;第三、遵守温柔而坚定的原则,孩子犯错时不算总账,先处理问题,再处理情绪;第四、尊重孩子的人格,真诚地夸赞孩子,多肯定,多拥抱,少抱怨,少唠叨;第五、尊重孩子的隐私,在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给孩子一点空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