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学习并且引导

和孩子一起学习并且引导

一转眼,小宝和汀宝已经在天津上了半年学了,适应得还算不错。

每次我问他们,在新学校习惯吗?老师教的知识都学会了吗?他们都说“习惯”“学会了”。这也导致我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一切都在渐入佳境。

直到放寒假,我才发现,我一直以来都太盲目乐观了,孩子可能习惯了、学得会,作为家长的我,却掉了队

01

前段时间,汀姐班级群里,有个宝妈说,陪孩子做寒假作业,发现不会做,然后还把题目发到了群里,请大家帮忙解答一下。

我恰好看到,是一道方程题,难度不高,只需要运用数学上的“移项变号”原则就可以了。

 

▲解答一个同学妈妈的问题

然后,我就把解题过程给她说了,她看到之后,表示感谢。

我心想,这题目并不难啊,怎么会解不出来呢?大概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吧。不过,很快就啪啪打脸了,因为我发现,自己真是五十步笑百步,我的文化水平也没高到哪里去

汀姐做寒假作业,她说有一道几何类的题目不会,让我给解答一下。

我看了一下,尴尬地发现,我也不会。几番思考没有结果,我就把题目截图发到了群里,结果半天没人搭腔。

无奈之下,我翻出小学五年级的教材,看里面是不是有相似的例题,并没有找到,只能冥思苦想。

和孩子一起学习并且引导

▲就是这道题,把我难住了

在纸上划拉了20分钟,我终于找到了思路,用小学五年级的面积公式把题目解出来了。

不过,解题带来的短暂快乐之后,更大的沮丧袭来——原来,我在数学这方面,真实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学五年级了……

脑海中又回想起了祥林嫂的那句话,“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墺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我单知道初高中的知识,我可能不会了;我不知道小学五年级的知识,也已经不会了。”

不仅数学如此,英语也是

我们转学之前,英语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但是转学之后的英语教材,是人教精通版,整体进度要比河南快一点,所以汀姐学起来有些吃力。

如果说数学复习一下,可以了解个七七八八,做题目套理论和公式就好了,那英语就不行了。

因为,汀姐做的习题里面,已经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语法知识了,这些她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整个寒假,不但她经常做题做得一脸懵,我辅导得也是一脸懵

想起上学的时候,我其它科目的成绩都还不错,只有英语,次次不及格。高考只考了70多分(总分150分),考研的时候,尽管我很努力学英语了,但最终还是以英语没过线而直接出局。

工作之后,我庆幸,终于逃脱了英语的魔爪了。但,现在发现,我还是太天真了,如果不继续学英语,那么我不会的英语题,就真的会越来越多了,连孩子都辅导不了。

 

02

其实,说我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学五年级,还真是说多了,因为有时候,我连小学二年级的题都不敢确定做得到底对不对

上学期期末,老师让孩子复习一下《科学》。小宝指着一道题,问我:“妈妈,这个题目该怎么答呀?”

我一看,好像会,但是如果让我直接写出来,答案可能就不对。

为了确保正确,我只能赶快百度,看网上老师的公开课,听完课,才把答案告诉了他。(我也留一个悬念,你们猜猜答案是什么?)

这也让我格外感慨,做父母的,已经到了全靠百度维持家长脸面的时候了

那么,我不会的题目,汀爸会不会呢?很遗憾,他的水平也跟我差不多,四年级以下的,还勉强能解决,四年级以上的,就有一定难度了。

一到孩子问作业,我们俩就开始互相“吹捧”+“谦让”

“你爸爸数学和英语都特别棒,去问你爸爸吧。”

“你妈妈很聪明,她一定能给你讲得很清楚。”

时间长了,我也懒得再“吹捧”他了,因为终归还是我辅导靠谱一点。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嘛,“男人要是靠得住,母猪都能上大树”,在带孩子温习功课方面,我们家还真是这样。

或许,唯一能让我保住颜面的,就是语文了吧?那当然也是想多了。

语文的基础知识和作文,我还能实现无痛辅导,阅读理解就完全不行了。尤其是让谈理解的、分析作者感情的,这类题目就得掌握答题技巧了。

我倒是能答,但关键评分的时候,老师可能不给我分数啊啊啊啊~

03

当然,有同样问题的,绝对不止我一个。

平时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着,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也就认识不到什么问题,但是一放假、一上网课(天津因疫情原因,延迟开学),到家长需要指导孩子学习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包括我在内,家长们开始在群里问作业了。

辅导孩子学习, 困难的确多,但是有了问题,也不能就此退缩,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我辅导不了孩子学习的情况

一是因为的确淡忘了,某些知识长时间不用,不会也是正常。这就是俗称的“把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并没有真正地跟着孩子一起学习。

我一直认为,孩子是学习的主导者,家长只是辅助,所以把重心都放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就没那么重视。

结果就导致自己对孩子所学的内容了解不够,当孩子问我一些题目怎么做的时候,我自然就回答不了了。

加上减负之后,孩子作业基本都在学校完成,在家做的作业很少,就让我更加盲目自信,觉得学习这件事,孩子自己就可以搞定了。

但实际上,孩子学习的内容,都属于那种“垫垫脚才能学会”的范畴,如果上课稍微走神,或者对知识点理解得不够透彻,遇到一些难的题目,自然就不会了。

我对孩子学习成果过于乐观,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04

认识到问题,那就解决问题

想要跟上孩子的学习节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跟着学习,知道孩子学了什么。

所以,数学方面,我就利用这个假期,带着孩子梳理了一下知识点。重点放在计量单位的互换、面积体积公式等知识上。

每温习一个章节,就找一些题目巩固一下,发现题目都会做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不管了。如果有题目做错,那就分析原因,再复习一下知识点,并找同类题目巩固,直至学会。

英语,因为我自己也忘得差不多了,就带着孩子去学习,一起在网上找了语法课,还买来配套的语法练习册,听课时做笔记,听完课做练习。

虽然目前课程还没有听完,但对于已经听过的内容,我感觉自己掌握得还不错,孩子做练习题,正确率也大大提升,比之前做题时,“她懵了就问我,我看了也懵”的状态,真的好了很多。

语文方面,重点练习阅读理解,我们买来了阅读理解的书籍,熟悉答题技巧,做专项练习。

虽然寒假期间,每天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带着孩子去复习,但我觉得很值当。

而且,也庆幸在这个寒假发现了问题,也努力去寻找解决方案,才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春季开学之后,我也打算紧跟孩子的课程进度,严格执行“预习——学习——复习”的全程跟踪,和孩子一起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

很多人都说,教育孩子要静待花开,但这应该建立在父母积极引导的基础之上。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去成长,但也尽量做到对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遇到的问题洞察于心,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引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6 下午6:58
下一篇 2022-05-16 下午7: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