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报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最近几天,联合人民好医生平台,进一步细化人口学信息,增加了省份及地区两个维度,同时,扩大了样本数,进行了更深入、更详细的调查,发布这份《疫情心理健康报告2.0》。

心理健康报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 这里选取了2月10日至2月13日的统计数据,抽取样本为113684份有效问卷。样本数少于1000的地域样本代表性较弱,分析时未使用8个地域(西藏、澳门、台湾、青海、香港、宁夏、新疆、甘肃)共2860份数据,即地域分析是基于110824份有效数据。

数据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愤怒是排名第一的负面情绪;

2、各地域的负面情绪总均分,与当地疫情程度正相关,与网络营销热度无关;

3、恋爱中的人群,除了强迫情绪以外,其余五项负面情绪得分均排第一;

4、心理健康程度整体上随年龄递增,然而00后相比95后、90后要更健康。

从总体数据来看,被访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状态良好(2.43),状态堪忧及状态欠佳的占到了25.37%。

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分布占比(N=113684),评分>2.45为状态良好,≤1.55为状态堪忧,须引起重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疫情中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邀请了壹心理专家委员会顾问,心理学专家,徐凯文老师,一起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心理健康报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从抑郁、恐惧、疑病、易怒、强迫和轻信 6 个维度来看,被访者的负面情绪中,排名第 1 的是易怒,恐惧、轻信紧随其后。接下来是疑病、强迫和抑郁。

自评中满分为 4 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状态与被访者状况越相似。

各维度平均得分情况(N=113684)

对此,壹心理专家委员会顾问徐凯文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易怒是发生在疫情的基础上。

而疫情最大的特点不是易怒,而是恐慌,是对来源不明的却会不知不觉威胁到自己或亲人生命的病毒的恐慌。

除了恐慌,还有他人因此得病甚至于离世所带来的哀伤。

无论是恐慌还是哀伤,最后都可能会以一种变异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种变异的指向,如果归因于自己,可能会是抑郁;而如果归因于外界和他人,可能就是愤怒和攻击了。

而无论是抑郁、愤怒还是攻击,都会使得这些失控感、恐慌和哀伤得到某种程度的解释和释放,从而恢复自身的安全感和可控感。

当然,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将糟糕的事情归因于外界或他人。所以,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一些愤怒和攻击的行为自然就产生了。”

简而言之,我们的愤怒,本质是恐慌或者哀伤。用愤怒来表达,可以让自己恢复安全感和可控感。

这时候的愤怒,对我们的内心来说,并不是坏事。

从排名前五的情景当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易怒确实不是因为自己,而是由于其他人的所言所行。

 最能调动起人们情绪的前五名情境

另外,疫情期间,我们也会比平时更积极地去分享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最新的防疫措施;以及被触动的信息,比如武汉的故事、医生的故事等。同时,我们也会更加注意自己是否会被感染。

徐凯文老师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

“分享这些信息也是人们获得安全感的某种方式。

当焦虑和恐慌产生之后,我们总希望能做些什么事情来控制一下这样的负面情绪,而开始行动确实是处理焦虑的一种方式。

类似这样的信息分享,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做一些对疫情有帮助的事情。

同时,也可以从其他人的点赞和反馈中得到肯定,从而获得更多情感的连接和安全感。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一些希望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

如此看来,分享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抱团取暖的效果。

不妨多跟家人朋友,互相鼓励,多点联系。

地域角度。

我们就各地区的心理健康指数与该地区的疫情严重程度做了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结果显著(p=0.017)。

这意味着,疫情越严重的地域,其人群的心理状态相对越差。

根据统计数据,疫情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湖北、广东、河南,心理健康状况明显较差。

而疫情后三位的省份,内蒙古、吉林、山西,则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

 各省份人群心理健康状态占比的对比(N=110824)

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湖北、河南和浙江三个省份。

湖北省作为本次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其它省份。

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为糟糕,其中状态堪忧和状态欠佳所占比达到了 33.56% 。

(a)湖北省心理状态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b)湖北省6个维度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湖北省心理状态及各维度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而浙江省,疫情状况一度排名第 2 ,截至统计前,下滑到了第 4 位。

据了解,由于政府防控措施及时得当,全省推行健康码,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的先进手段,使得当地人群的心理状况相对稳定许多。

其中状态堪忧和状态欠佳所占比为 21.1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浙江省心理状态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浙江省6个维度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浙江省心理状态及各维度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最后,作为本次疫情防控手段最为硬核的河南省,虽然防控措施及舆论宣传都很到位,但实际上,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其中状态堪忧和状态欠佳所占比达 27.66%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

(a)河南省心理状态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b)河南省6个维度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河南省心理状态及各维度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对此,徐凯文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人们的安全感实际上来自于他们觉察到的事实。

这里既包括已经采取的必要的防疫措施,也包括人们了解到的还未执行的防疫措施。

所以,我猜测,虽然河南省的媒体宣传是比较好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具体到参加调查的河南民众,其实他们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这些措施的执行。

因此,可能正是由于防疫措施没有完全到位,所以才导致河南民众的安全感没有得到充分的提升。”

从地理分区来看,各区分值与各省份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吻合。

华中地区,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三省,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得分远低于其它地区。

 各地区人群的心理健康得分对比情况(N=110824)

6 个维度来看,东北地区最不抑郁、不多疑,不轻信;华东地区最不强迫;西北地区最不恐惧;而华南地区则最不易怒。

东北地区,即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健康状况相对良好。

(a)易怒、恐惧、轻信维度的对比

(b)抑郁、强迫、疑病维度的对比

各地区人群在6个维度的得分对比情况(N=110824)

心理健康报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整体上,“状态良好”的人群比例随着学历水平的提升逐渐下降。

其中,初中及以上学历健康状况最为良好,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健康状况则明显比较糟糕。

而抑郁这一维度,本科生学历得分最高。

这一表现也符合传播学中的知沟理论。

(a)不同学历人群心理状态的对比

(b)易怒、恐惧、轻信维度的对比

(c)抑郁、强迫、疑病维度的对比

不同学历人群6个维度及心理健康状态占比的对比(N=113684)

对于这一情况,徐凯文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分析。

“高学历人群相对更加关注疫情,也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得疫情相关的信息,包括网络自媒体。而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自媒体所传播的负面信息,不确定信息甚至是谣言相对会更多。

因此,对高学历人群的影响也会更大。”

至于不同的感情状况。

除了强迫外,已婚已育人群各维度的得分都是最低的。

而恋爱中的人群,从整体比例上看,心理健康问题则比较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离异/再婚人群尽管状态良好的占比不低,但是状态堪忧的占比,还略高于恋爱中人群。

(a)不同婚恋状态人群心理状态的对比

(b)易怒、恐惧、轻信维度的对比

(c)抑郁、强迫、疑病维度的对比

不同婚恋状况人群6个维度及心理健康状态占比对比(N=113684)

对此,徐凯文老师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

“各种既往心理学研究,包括汶川地震的实践都发现,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应对应激和压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家庭婚姻的支持,不仅是人们安全感的来源,同时也是面对危险面对压力时的减震器。

因此,在婚姻中(包括有孩子)的人群相对来说,应对压力的能力会更强。”

从性别来看。

比起男性被访,女性被访心理健康水平表现欠佳,且女性在每一维度的得分都要高于男性。

(a)男女心理状态对比

(b)男女在各维度上得分对比

男女心理健康状态分布图对比(N=113684)

另外,从年龄上来看。

年龄越大的被访,健康指数明显越高。

 不同年龄段人群心理健康状态占比的对比(N=113684)

其中90后在疑病、恐惧、强迫三个维度上得分最高,而95后则在轻信、易怒、抑郁三个维度上得分最高。

(a)易怒、恐惧、轻信维度的对比

(b)抑郁、强迫、疑病维度的对比

各年龄段人群6个维度得分对比(N=113684)

值得一提的是,与整体趋势不同,00后的健康指数,要高于90后和95后。

据相关研究表明,00后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00后在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里成长,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优越感和自信心。

同时,他们更愿意倾诉,也更容易干预。[1]

作为互联网一代,00后其风格化的网络语境和主流语境有着明显差异,这也导致了信息接收上的不同。[2]

优渥的童年、顺畅的沟通意愿,再加上一定程度的信息阻隔,都会对00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影响。

心理健康报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接下来,我们将各维度的信息交叉分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以下交叉分析,两两人口学变量交互作用均显著。)

00后中,已婚已育的人群和已婚未育的人群,心理健康指数分列一二位。

而70后中,正在恋爱的人群,则排名第三。

(a)60前至80后人群

(b)85后至00后人群

不同年龄、不同婚恋状态人群的心理状态对比(N=113684)

80后以前,随着学历增加,人们的心理健康指数越来越高;而85后以后,随着年龄增加,人们的心理健康指数则逐渐下降。

(a)60前至80后人群

(b)85后至00后人群

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人群的心理状态对比(N=110824)

单身、恋爱中、已婚未育、已婚已育中,男性心理健康指数均高于女性;但是在离异/再婚后,女性的心理健康指数出现了反转,超过了男性。

经历过一次婚姻后,男女性都从异性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认知,两性的认知差异也因此缩小。[3][4]

不同婚恋状态的男女心理状态对比(N=113684)

对于这样的情况,徐凯文老师认为

“女性相比于男性,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是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性的主要因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如此。

但另一方面,女性对创伤和压力的持续耐受能力往往会优于男性,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在离异后,心理健康指数反而会超过男性的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女心理健康差异越来越大,95后达到了峰值。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00后再次出现了转折,但和95后整体差异性不大。

不同年龄男女的心理状态对比(N=113684)

写在最后的一段话。

虽然此次测评中,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为良好,但是,或多或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恐惧、易怒及轻信等负面情绪。

他们需要更为可行、效果更好的方式来应对疫情期间的心理不适。

在这里,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多喝水。研究表明,白开水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增强身体内各个器官的乳酸脱氢酶活力,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保证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外来侵袭和维护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

3、保持运动。在家可做简单的拉伸运动、瑜伽、俯卧撑等,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4、从小事做起,找回控制感,例如整理房间、整理电脑文件、手机相片等;

5、回顾过去的成就来获取自身的力量。记录下过往令你感到骄傲的事件,不管有多微小,可以是让别人开心起来,也可以是自己取得了某个成绩。列出成就单,自制成海报,提醒自己是有能力的,坚信自己能应对生活的挑战。

特殊情况下,有情绪是正常的。看到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不必过分抗拒或压抑。

改变能改变的,解决能解决的。

“战疫”一定会胜利,在这之前,我们要保有站起来,战下去的力量。

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6 下午12:37
下一篇 2022-05-16 下午12: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