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心得

教育的天职是什么?是引导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心理学家认为:童年的心理缺陷和情感的残疾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想要弥补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重大且刻不容缓。

下面从我在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张某,男,13岁,初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他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初一阶段还蛮乖巧,初二阶段陆续缺课,需要老师上门去接,但上不了几天课,又故态复萌。在家行为偏激,嫌口味不好,把炒米面倒到外婆家的小保姆(外婆的亲侄女,是个侏儒人)的头上。外公外婆教育他时,他竟然用盆子接水把全部床铺泼湿,还在深更半夜边弹电子琴边引吭高歌,搅得四周鸡犬不宁。大发脾气时,把所有的课本都撕毁了。

一、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外公外婆、小舅舅的交谈中了解到,张某上小学时,家境十分优越,妈妈与大舅舅开了一家酒店和一家家电超市,每天上学放学都有小车接送。后来遭遇重大经济挫折,酒店和超市破产了,为躲巨债,妈妈远走他乡,不敢回家。在这危难关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爸爸主动提出与妈妈离婚。虽然张某极力挽救濒临破碎的家庭,但也无济于事。爸爸不久再婚,并把继女的大头贴贴到自己的手机上。

在遭遇到经济破产和家庭解体的双重打击后,张某的内心失去了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上学,并用过激行为发泄内心的苦闷与不满,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加上外婆在不少场合指责他父亲的种种不是,从而在他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尽管张某的偏激行为惹人反感,但历经这样大的人生落差,大人的心理一时也难以承受,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孩子。如果不及时疏导他的心理,孩子将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第一步: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尤其是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多次打电话与他父亲交谈。让他多给儿子一些关爱。我觉得经济破产倒在其次,造成张某心理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的解体,让他对人产生了不信任感,他也变得没有安全感。要让他重新接纳再婚的父亲,还得做好他外公外婆的思想工作。

由于长期的念叨与数落,“父亲”这个形象已在孩子心里投下了阴影。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推心置腹与他外婆多次交流,让她认识到尽管离异了,但不能让小孩子陷入大人之间的情感纷争,更不能成为大人之间情殇的殉葬品。还与他在银行上班的小舅舅多次沟通,希望他能给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多一些亲人的关爱,多一些心灵上的沟通与呵护。用亲情的屏障给这个遭遇人生中双重打击的孩子多一些安全感。

经过多次沟通,他的家人渐渐走出了误区,不再在孩子面前数落他父亲的不是。父亲呢,也常打电话鼓励儿子,还时常给儿子买一些学习用品,缓和了父子矛盾。小舅舅一家人经常接他去家里聚餐,让他享受到了人间最诚挚的亲情。渐渐地,他的偏激行为有所收敛。

第二,利用孩子对班主任的信任,及时疏导他郁积已久的负面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途径可以接近学生,这就是教师的信任。”在这个孩子心灵疗伤阶段,我对他是全程关注,及时疏导。他每次赖在家里不肯上学时,只要我上门去接,他一定会乖乖地返校。有时,我早上有课,抽不开身时,他会问外婆黄老师给他打电话没有,心理特别希望老师关注他,迎接他。

这是一个极度需要关爱的孩子,尽管早年被大家宠坏了。历经变故之后,他这种引人注目,渴望关爱的心情更加迫切了。为了满足他的这种心理需求,我对他的关爱也格外丰盈了一些。每天会在他的家校本写上一小段励志的话语,以激扬他的人生斗志。还搜集了不少单亲家庭孩子快乐成长的资料赠送给他,如台湾的F4的成名经历,孙俪如何从单亲家庭中脱颖而出等名人的事例,让他明白: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还有逢过节过生日,我都会带他到我家中吃顿饭。还请我老公单独找他谈话,让他明白:变故不可怕,男儿当自强。有空时还拜托我老公带他去打篮球。因为剧烈的运动也可以使人发泄内心的痛苦,从而求得内心的宁静。当然,这些还只是做的一些外围工作,真正要走入他的内心世界,要驱除他内心的心魔,还得激发他的“内驱力”,对他进行赏识教育,让他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是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的最好方式。我发现他的美术很有基础,于是推荐他担任班上的美术科代表,并提供机会让他的作品在体育艺术节中参展。当他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供全校几千名学生欣赏时,他得到了极大的认可与肯定。后来对绘画更加着迷了。有事情可做就少了一些胡思乱想,自哀自怜的时间。这种疗伤的方法叫做目标转移法。还有他的文笔不错,每当写了较好的作文,我会打上一个高分数与几名写作高手的文章并列张贴在宣传栏中,让他尽享成功的愉悦。尽管他的学业成绩不如人意,但发现他的闪光点,就予以放大、表扬。因为在那个特殊阶段,他太需要肯定与认可了。

给他一个肯定,给他一次鼓励,给他一次表扬,让他的心空变得阳光满天,不再让他陷入家庭危机的漩涡中了。我也曾劝其家人替他找一位心理医生看一看,但学生内心极度脆弱、敏感。家人怕因此会更刺激他,便一直未找心理医生。于是我这个班主任就无形中多了几分责任与牵挂,及时疏导他的心理成了我的日常工作。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为了让他尽快走出人生的阴霾季节,尽快步入人生的阳光地带,我买了一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送给他,让好书给他更多的激励。

由于把他当成孩子,有一次他十分动情地对我说:“黄老师,我家富有时算过命,说我十三岁时会经历人生中重大的变故。果不其然,店子倒闭了,妈妈走了,爸爸也离了。但算命的人讲只要我能遇到我生命中的贵人,我就可以得救了。我觉得您就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说真的,为了挽救这个孩子,我的确费了不少心思,但听到他说出这些话时,虽然觉得有些迷信,但内心仍然心潮澎湃,汹涌不已。是呀,他能说出这些感恩的话语,可见心里已经恢复了健康。后来这个孩子毕业后去了长沙专门学习动漫制作,现在已完全是个心态健康的阳光少年了。

三、从心理辅导和教育过程引发的几点思考。

作为班主任应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及时帮助学生。由于张某外婆的隐瞒,加之小孩在校表现一直乖巧,还有班主任工作的不够细致,对于他家的变故及小孩性格的裂变,我竟毫不知情。从这一点上说,作为班主任,这是很失职的。至少,学生不把你当作求救的第一人,作为班主任应当自我反省:孩子的心灵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假如,我能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开导他,也许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反反复复了。因此,只要占据了班主任的位子,就应该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发现不好的苗头就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可是至理名言啊!

班主任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者,更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呵护者。《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真诚的关切,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因此,班主任的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极为重要。一个经常受到教师关爱的学生,会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肯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诱发积极向上的热情,使其对人生感到有意义,调整好他(她)的情绪,努力使他(她)对生活充满愉快和乐观;同时,让他(她)从自己所感受到的关心和爱护中陶冶良好的情感,学会如何以积极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对人关爱、对人宽容、团结互助的健康心理。

要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驱除心魔,只有挖掘学生自身的内驱力,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心理疏导也无非是“帮助人学会自助”,因为人世间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优点,都有可能由此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大金矿。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的好东西。”只有发现闪光点,并予以放大,不断激励,才使人产生一种真正的内驱力。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要求,尤其是遭受变故或失败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如果老师给的是激励的语言、耐心的帮助,那么他就会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老师的感召之下,学生会学会自我疗伤,并会为实现自我价值而作出努力。教师多提供给这类学生一些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总而言之,将赏识教育进行到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条。

挫折教育平时要常开展,不能临时抱佛脚。不能等到遭遇了重大变故才教学生怎样应对人生挫折。假如这项工作做得早一点,做得充分一些,也许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就强一些。像如今,炒股破产的,生意赔本的,父母离异的,虽不说是比比皆是,但也不在少数。如何教育孩子应对人生变故是每个班主任应该深思的课题。

好书是疗伤的精神药品。一味的说教会令学生反感,不如多让他们与无言的老师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平时我推荐学生读《读者》、《意林》、《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多读好书的孩子,心胸开阔一些,应变能力自然也强一些。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一段“非常时期”,有些人能自己走出误区,而有些人却需要周围的人拉他一把,帮他跃过那道坎。作为班主任,不仅需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发现,更需要有一颗坚韧的心去帮助这些走入误区的孩子。或许我们的教育在短时间内收效甚微,甚至不会生效,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真正付出了,就一定会成功。关爱学生的阶段发展,就是关爱他(她)的一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6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2-05-16 上午10: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