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在这个世界上,带着父母爱意的同时,也相对的因为这种爱被束缚,被管束。
很多家庭或者说百分之98的家庭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为了达成这种目标,很多父母都会采取一种非常激进的教育方式。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拼命地给孩子报补习班。
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剥夺孩子在外面吃零食小吃机会。
为了让孩子考上最好的大学,几乎占用孩子所有的业余和休息时间,孩子几乎像机器一样,执行着这种命令。
但是,机器长时间的运转,而不休息,总是会坏的。
十四年如一日严逼孩子学习
青青自从生孩子之后,就告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一名全职太太,每天的工作无外乎是照顾孩子的一切,注意力也全部集中在了孩子的身上。
为了孩子今后的高智商,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就给孩子报了一个一年三万多的智力开发班。
到孩子刚上幼儿园三岁的时候,就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绘画班、跆拳道、英语班、国学班。
孩子每天幼儿园放学先去上钢琴班,钢琴班上完之后再去上英语班,英语班上完之后回家。
然后,青青帮孩复习今天老师上课的内容以及预习明天的课程。这一天下来,孩子每天几乎都是十点多睡觉。
等到周六周日的时候,孩子还要去上绘画班、跆拳道班和国学班。
就这样,孩子的幼儿园时间,几乎都是在上学和各种班之间度过,没有休息时间和业余时间,更享受到别人家的孩子玩各种娱乐项目的快乐。
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为了让孩子的成绩稳定在全年级第一,周末的时候又给孩子增加了语数外的课外辅导班。
一次因为孩子的数学成绩没有考满分,青青就罚孩子面壁思过一天,还不给吃饭,尽管孩子告诉她自己是因为考试的时候太困了。
毁了孩子,父母成仇人
孩子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来到了初中,初中的课程相对于小学来说,又多了几门功课。
所以,青青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成绩就把孩子最喜欢的跆拳道课给停了,换成了物理补习班,并在周末增加了化学补习班。
青青妈妈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孩子叛逆的大爆发,他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上课不再认真听课,下课也不去补习班,完全沉迷在了一种很流行的游戏中。
看到孩子这样,青青就愤怒的狠狠的打了孩子一顿,但是,结果,孩子不但不停,还更变本加厉。
并直言:“从小到大都在逼我学习,是不是要我去死,就不逼我了!”这句话直接吓住了青青,看到孩子那像看仇人一般的眼神,青青不寒而栗。
自此,孩子没有再听过青青的一句话,初三的时候,因为成绩不好,直接上了一个普通的高中。
无疑的说,青青妈妈的这种“逼迫”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
在世界上,有很多没有因为没钱上过补习班的孩子,成绩一样十分优异,一样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所以,孩子成不长材,关键是孩子愿不愿意成材,而不是逼迫他成材。
对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一 榜样式的教育方式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想要让孩子全心全意的投入在学习中,用自己的以身作则取代责骂,代替逼迫。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在一旁看书,跟孩子约定自己今天看书的目标,并给孩子制定今天的学习目标,让孩子感受到公平陪伴。
二 尊重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机器。他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喜好,不能逼迫他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当你想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的时候,不妨先听听孩子最想要学什么,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不满意孩子喜欢的特长班,可以告诉孩子你希望孩子报的特长班的原因。
比如未来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乐趣,有你的朋友陪伴等,然后让孩子自己决定。
主动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是尊重孩子的第一步,这种尊重的行为,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培养主见的一条途径。
三 接受孩子的平凡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是很平凡的,比如成绩中等,没有什么特长等。
对于父母来说,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会采用逼迫这种比较激进的教育方式。
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是喜欢这种逼迫的方式的,对于这种逼迫,他总会在某一个瞬间吹响反抗的号角。
觉得孩子平凡的父母,首先需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平凡;其次,记住人人生而平凡,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试图发现自己孩子最突出的一面;最后,接受孩子的平凡,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孩子健康的成长。
小结:
虎妈虎爸式的教育方式,的确能够在一些客观方面比如成绩等,让孩子更优秀一点。
但是,这都是有一个度的,而不是纯粹把孩子当做学习的机器。逼迫式的教育方式极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叛逆行为,所以,父母一定要谨慎。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更看重的是孩子的人格教育,而不是成绩教育。
一个拥有再好成绩的人,没有一个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都是得不偿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