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孩子来说,能不能变优秀,全藏在父母的语言里。

小竞还记得电视剧《少年派》中,闫妮的暴击式唠叨。

送女儿上学,,看到女儿没有坐好,她马上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看你那个坐姿!

办完手续要离开,依旧不忘叮嘱女儿:“你要自动自觉自发,家长在和不在,要一个样,一天一个汇报电话,中午十二点或晚上九点,我等你啊,不见不散。

女儿周末回家吃饭,她又忍不住:“你吃饭洗手了吗?洗手的步骤知道吗?打肥皂两次,搓手一分钟。”

孩子学习缺乏积极性,家长要牢记“1做2不做”!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好习惯

不少网友纷纷吐槽:

“简直跟我妈一毛一样!”

“本人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这不就是我妈妈吗?”

闫妮的唠叨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以为唠叨孩子会变好,行动更快,成绩更好。

现实往往很无奈,孩子反而会在父母的唠叨中更加叛逆、没有自信、无法独立。

唠叨,真的会毁掉一个孩子。

NO.1

戒掉重复无用的唠叨,孩子更自觉

在综艺节目《放学后》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比扎心。

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孩子没有第一时间写作业,马上说道:“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写完了作业,还得练舞蹈,对不对,这事是不是从一年级就给你强调了,强调到四年级了。”

女儿一脸不悦,虎妈接着唠叨:“学习不是给别人学的,学习是为了让你以后有更好的出路。”

你知道吗?妈妈一天辛辛苦苦上班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供你,让你有出息。

女儿呶呶嘴,默不作声地去写作业。

为了节省时间,虎妈让女儿边看书边压腿,并在边监督:“你现在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为了你的将来。

女儿终于忍无可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可是如果你再这样逼我,也许我真的会反呢!

母女两人最终吵起来,妈妈被女儿气得摔门而去,女儿也崩溃到大哭。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超限效应”,指受到的刺激过多,心理上产生一种排斥心理。意思就是:你说得越多,不仅没有效果,还容易激发孩子的反叛心理。

网上有这样一个话题#有一个爱唠叨的父母是种什么体验?#

有网友回答:“很可怕。每个事情都要刨根到底,没有隐私,没有零花钱。无时无刻都必须学习,非常非常压抑、痛苦,想逃离。”

教育家曾说:“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一定要谨记的两个字,那就是闭嘴。

深以为然,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的想法才能被接纳才能更听话!

戒掉重复无用的唠叨,孩子才会愿意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更自觉。

NO.2

唠叨,是摧毁孩子的武器

危害1:过度唠叨会导致孩子自信心难以建立

精神分析大师埃里克森的发现观中强调:在孩子度过婴儿期后,意志能力发展起来,他们要发展自主能力,很多事情要自己主动尝试,如穿衣服、吃饭之类的自理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独立感会越来越强。所以,孩子越大家长就应该越要学会慢慢抽离自己的身份。

家长的过度干涉(譬如唠叨),会使孩子学不会“自己长本事”,当孩子想去发掘“自身潜能”时可能有心无力,这样会使孩子丧失生活自信,可能创造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比如: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安排,喜欢在下午安排学习和作业,可家长在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重要遵从先学后玩的顺序,这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学习状态不在线,出现走神多动的情况。

危害2:家长会把压力感传承给孩子

“唠叨”背后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焦虑,每一次的过度唠叨都是将自己的焦虑传递到孩子身上,高频率的焦虑会让孩子形成焦虑的习惯。

面对孩子学习不专注、爱拖拉等情况时,家长很容易受情绪影响,无法进行理性分析,凭主观感觉评价孩子,而且往往是负面评价:嫌孩子学习不上心、作业效率低、学习效果差等等。

孩子长期接受来自父母的负面评价,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缺乏自信,变得焦虑,认为“我不行、我不能、我很笨”,在做一些事情时会畏手畏脚。

NO.3

有时就想唠叨,怎么办?

方法一:从“心”改变,才是美好一切的开始

唠叨的父母需要克服完美主义的想法,不要去打造一个完美的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爱拖拉等等,必须加以改正,但是习惯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定时间,一定的空间的。

在孩子学习问题上,家长在发表意见前先考虑一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能只图一时之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不考虑自己话,可能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孩子学习不专注、效率低,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细分学习目标等方式,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学习更高效。

方法二: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孩子童年,尤其是小学时期,需要师长上千次恰到好处的表扬、鼓励与肯定,才能让孩子树立较为稳固的自信心,不会长大后那么容易受到负面评价的影响。

孩子之所以常常听不进父母的唠叨,就是因为他们的好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父母关注哪些行为,孩子的哪些行为就会增多。

父母要懂得喂孩子付出时间,善于捕捉孩子的正面行为,及时承认并鼓励孩子,用更多的正面评价抵消负面评价,才能教育出心灵健康又有主见的孩子。

如果大家想要确切了解孩子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专业训练方法,在文章下或后台留言,专家老师免费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5 下午5:41
下一篇 2022-05-15 下午5: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