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瘾严重怎么帮助戒掉

疫情期间,全市中小学生在家进行”空中课堂”学习,每天都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孩子们一边用平板在线学习,一边玩游戏想方设法瞒着家长偷偷使用电子产品……

因此,家长们产生了不少的困扰与担心,一是怕孩子眼睛长期得不到休息近视加重,二是怕孩子沉迷于游戏或是网络社交。

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作为家长难免会对孩子进行唠叨和指责。而这样的方式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容易导致孩子和家长产生冲突,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有个家长找到我做网络成瘾的心理咨询,说他们的孩子小林今年初三马上面临中考了,但发现每次孩子看”空中课堂”的时候,却是悄悄最小化,而进入手游的网络游戏界面。家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没收了电子设备,孩子就以绝食做抗争,小林的妈妈说,”再这样下去,我怕他连高中都考不上……希望您能救救我的孩子!”

咨询中,小林这样告诉我:”网络让我像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狗,我的上网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强化。当父母吵架,成绩不理想时,我就上网,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到网络中,暂时可以让我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只是四五次,就像巴甫洛夫的狗记住铃声会带来食物一样,只要上网就能让我快乐!

虽然,网络给我提供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消极情绪的场所,可是也让我丢了对困难的免疫力,社会功能随之退化,闪烁的荧光屏更让我的眼镜更新换代。”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网络像海洛因一样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并给那些沉溺儿童造成了心理的紊乱。

心理学家简·博兰蒂认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威胁,这个威胁就是对网络的上瘾。网络成瘾中,孩子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避免孩子网络成瘾?今天夏老师就这个话题,跟你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0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孩子们享受它带来的便捷网络学习、高效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一组最新统计的数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其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占网民总人数的6%,而少年网络成瘾竟占据了一半。

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传播的特点,让它比现实世界的人际传播更轻松。现实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一些孩子沉溺于网络,通过虚拟空间里寻求安慰和减压

社会转型时期,生活中的未知变量太多,如学习上的受挫、父母的争吵、社会交往的失落、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难题等,都会让孩子压力骤增,而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宣泄减压的宽松环境。

网络成瘾实际上暴露了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把网络成瘾的症结完全归于网络的使用者,是不够全面的。那些内向敏感、现实人际交往困难的孩子,更易沉迷于网络。

02. 五步脱困法

为了让家长朋友们更好地指导并帮助孩子摆脱网瘾困扰,夏老师特介绍很实用的”NLP五步脱困法”给大家,像小学生造句一样简单就可以让思路越来越清晰,摆脱内心困扰,简单又实用。内心状态可以从言语中探知,因此,改变说话方式,也可以改变内心状态。

很多孩子的内心困境,其实往往是由他本人的一些错误的信念造成的。以下的五个步骤可以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变得积极进取,有更清晰的行动目标和途径。

例如,一个孩子说做不到某一件事:

(1)困境:我做不到X。

(2)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

(3)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X。

(4)假设:当我学会……我便能做到X。

(5)未来:我要去学……我将会做到X。

注:第三步”因果””必须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

“我做不到”事实上是描述一件过去的事实:在当时我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我不想去做”。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总想保留”做得到”,或者”想去做”的权利。

发生了的事无法改变,然而往事对”我”未来的影响却可以改变,因此”我做不到”不应成为一个包袱,阻碍我们的孩子向前走。上面的五个步骤,让孩子放下过去的心理包袱,勇往直前。

03. 五步脱困法的应用

案例分析:困境”我不会下棋。”

(1)困境:我不会下棋。

回头看第一句”困境”时的话:”我不会下棋。”可以感觉到说话者是把自己困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而面前就是棋盘,他却无可奈何,说的话完全是静态的。

困境”我不会下棋”是负面词语,虽指到此刻为止我不能下棋,但因为没有时间指标,说出来就像是一句永恒的真理一般,在我们的大脑里,也正是起到这样的效果,使我们无法做出突破。

(2)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学会下棋。

把事情划清楚时间指标:那只是未学会下棋……”未来大有可为”,另外把”不会”转为”尚未学会”,就是对潜意识指出这事情是可以学会的(但仍是负面词语)。

(3)因果:因为过去我没有找到一个好老师和安排时间,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学会下棋。

因为过去我未能把事情原因找出来:”找到一个好老师”和”安排时间”。

这两点都是自己可以有所行动的事,注意一句已变为两句,而两句都是负面词语。

(4)假设:当我找到一个好老师并排好时间,我便能学会下棋。

假设:”当我找到一个好老师”和”安排好时间”仍是(3)的两句,只不过是把负面词语改为正面词语(两个),把连接词”因为”改为”当”。

“当”比”如果”好,因为”如果”包含做不到的可能,而”当”字则已经暗示一定做得到。

(5)未来:我要去找会下棋的同学并安排时间学下棋,我将学会下棋。

未来:”我要去找会下棋的同学并安排时间”,正面词语使自己感到希望并有信息,我将学会下棋。

在第五步”未来”中,说话者的目标”下棋”,已经完全在掌握之中,他不单有目标,而且有清晰可行的达到目标的途径。所说的话,充满了动感,他已经恢复到正常的”自己控制自己的人生”的状态了。

写在最后:

其实想摆脱网瘾困扰,提高网络成瘾孩子的现实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才是摆脱”新冠疫情后遗症”的治本之途。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家长是不是也需要一点耐心,来等待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呢?其实,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家长们也是不断在实践中摸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4 上午10:46
下一篇 2022-05-14 上午10: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