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在50多个日日夜夜不断的坚守中,使得疫情的战斗也悄悄接近尾声。病人陆续康复出院,方舱医院接连关门大吉。城市的脚步也随着春日的降临一点点开始迈动,景区开始、人潮拥挤、人们肆意的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全国一片叫好。但是在我们喜出望外欢庆疫情正面取得胜利的同时却不经意间将疫情背面的另一部分人员遗忘在角落,他们至今有的依然禁锢在疫情的阴霾之下,无法脱身,独自承受。
他们便是在疫情波及下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你我他。
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心理调查
在COVID-19流行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心理健康中心,健康信息学系,徐宜峰教授团队设计了一份自我报告调查表,该调查表表纳入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中针对特定恐惧症和压力障碍的相关诊断指南,以及精神科医生的专家意见。
首次对全国普通民众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心理困扰调查。自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那天起,截止至2020年2月10日,在3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收集52730份有效数据。
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统计数据(即,省份,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业),根据群众们的焦虑、抑郁、特定恐惧症、认知变化、回避和强迫行为、身体状况以及过去一周的症状和社交功能丧失的频率计算COVID-19创伤后苦恼指数。
在所有受访者中,男性为18599(占35.27%),女性为34131(64.73%)。
而全国平均值得分为23.65,几乎35%的受访者遭受了心理困扰(29.29%的受访者分数在28至51之间,而5.14%的受访者分数≥52)。
指数得分情况与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地区息息相关
- 性别
女性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男性弱,其所受的心理困扰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心理层面更容易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 年龄
18岁以下人群的苦恼指数得分均值最低,均值为14.83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青少年年龄组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以及由于家庭隔离保护措施使得该年龄阶段的人群很少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
60岁以上的群体表现的苦恼指数次之,均值为27.49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对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心理影响。结合临床中重症以及危重症患者年龄层的分布苦恼指数如此之高也就不足为奇。
18至30岁年龄组表现出较高的苦恼指数,均值为27.76
18-30岁年龄组更可能倾向于从网络媒体社交中获取大量疫情信息,而这些信息很容易触发压力。
在疫情期间我也收到或很多焦虑患者以及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咨询,常见的咳嗽、喷嚏以及咽喉疼痛均会妄想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特殊群体
其中在所有职业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我们农民工朋友们,他们遭受的苦恼程度最高苦恼指数高达31.89。对于疾病的未知、重返工作岗位时惧怕乘坐公共交通中病毒暴露、工作时间的延误以及随后被剥夺预期收入的担忧造成了高压水平的现象。
- 地区
处于高危疫情区域的群众面对国实施了前所未有的严格检疫措施,使许多人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波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引发包括恐慌症,焦虑症和抑郁症在内的各种各样心理问题,在湖北地区甚为常见。
处于疫情风暴的湖北省,指数情况为全国最高。平均指数值高达30.94。
同时心理困扰程度与当地医疗资源获得性难易与否息息相关,口罩物资的缺乏、生活物资保障不足是影响人们恐慌、焦虑的重要原因。还有区域公共卫生系统的效率以及针对该流行病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也会对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
建议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弱势群体,例如年轻人,老年人,女性和农民工此类的特殊群体,根据需要加强疫情知识防控以及心理疏导,有效减少因为疫情缘由导致的应激反应。
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包括流行病学监测,筛查,转诊和针对性干预的综合危机预防和干预系统,以减少心理困扰并进一步预防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总结
随着全国医疗心理咨询团队和全国心理咨询热线的不断扩大,我们相信疫情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势必会会随着干预强度与干预措施的介入以及疫情战斗结节胜利带来的喜悦逐渐消退。
也希望经历过疫情后的诸位能够在大卫生观念上对自己的卫生观与健康观能够多加完善,无论是耳熟能详的戴口罩、不聚集等防护措施,还是法律约束野味食用的禁令希望大家都能牢记于心以应对未来疫情不确定的再次挑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