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走出网瘾

开学了,很多学校提醒家长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收回孩子的手机。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中小学生接触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比例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甚至沉迷其中,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很多家长对孩子接触网络很紧张,甚至会谈网色变,对于网络游戏更是恐慌。网络游戏到底是不是洪水猛兽?在这个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如何与网络共处?

2019年2月22日,《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发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希望通过这个研究,引导中小学生理智接触互联网及网络游戏。

超过半数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

孙宏艳把这一代青少年称为“网络的原住民”。他们诞生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他们的生活里,网络游戏也成为他们的一种娱乐方式。

这一代青少年普遍对网络持正面认知,并随年级增高更积极。数据显示,73.5%认为上网能开阔视野,73.8%认为上网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

中小学生对使用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例如,53.6%认为上网有可能受骗,52.7%认为上网会占用太多时间,46.8%认为上网会看到很多不好的内容。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其中,表示很喜欢的比例为16.7%,比较喜欢的比例为34.8%,二者合计有51.5%。而不太喜欢网络游戏和很不喜欢网络游戏的中小学生比例仅为11.5%。

中小学生喜爱的网络游戏类型多样,最受青睐的三大类型是竞技类、赛车类、模拟现实类。而教育型游戏只有三成多中小学生喜欢,在所有类型游戏中比例相对较低。

中小学生到底是从哪儿了解网络游戏?到底是谁把他们引上网游路?这是很多家长想知道的。很多人认为是社交平台或者游戏广告,但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同龄人才是中小学生获悉网络游戏相关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超过八成中小学生通过同学或朋友了解到网络游戏信息。在中小学生的现实交往中,网络游戏是很受欢迎的话题,学生之间交流网络游戏信息也较多,游戏成为中小学生的社交语言。中小学生有时是在与同学或朋友谈论游戏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有的中小学生甚至为了得到同伴认同而去玩网络游戏。

在孙宏艳看来,作为网络的原住民,这一代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亲近感“就在那里”,与其激烈反对,不如因势利导,引领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陪伴是最好的管理

拔网线、收手机、限时间、找老师……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玩网络游戏采取的管教办法。很多家长对孩子玩网络游戏“严防死守”,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有38.9%的中小学生曾因网络游戏与父母发生过争执。

调查筛选出6种较为典型的管理措施,包括控制游戏设备、限制与爱玩游戏的人交往、找老师商谈、限制游戏费用、制止玩网络游戏、监督玩游戏时间等,还探索了它们与孩子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开明的家庭里,父母往往采取设定规则的方式,如规定游戏时间、监督玩游戏时间、规定某些类型游戏不许玩等,孩子也有较好的学习成绩;反之,在严苛的家庭中,父母容易采取“严防”的措施,孩子成绩也相对较差。

父母对孩子玩游戏的主要管理措施以限制、监督为主,重点是限制时间和花费。研究发现,能告诉孩子网络游戏信息、一起与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均只有一成多。仅三成家长曾向孩子推荐游戏,但并非孩子兴趣所在。

网络游戏是孩子的“兴奋点”,但也是成年人的“痛点”。数据显示,46.5%的中小学生更乐于主动与父母谈论网络游戏,而主动与孩子谈论网络游戏的家长比例仅为32.4%。对于这样的差别,报告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关注较多,对孩子的娱乐关心较少,因此与孩子交谈这方面的话题少,也可能是父母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才更忌讳谈这样的话题。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愿意跟你谈论游戏,一起玩游戏,你应该感到幸福,这说明你们的关系还不错。”孙宏艳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在她看来,在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中,陪伴是最好的管理,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玩游戏,既是很好的亲子项目,又能在陪伴中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娱乐。

沉迷网游,根在亲子关系

担心孩子网络成瘾,是很多家长在网络游戏面前的顾虑。“其实关键问题不在游戏,导致网瘾的根本原因是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出了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说。

他认为现在的孩子最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因为学业压力大,并且运动量少。“现在有一股逆流,家长只与孩子谈学习,连家务都没有。”

在调查中,74.5%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能缓解压力。这让孙宏艳反思,“我们给了孩子什么缓解压力的方法?”

这次研究根据父母教育行为的差异,将家庭教养模式分为4种类型:民主型—能及时给予孩子爱与需求;溺爱型—给孩子过度的保护和照顾;忽视型—对孩子呈现冷漠疏离的态度,不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专制型—对孩子的控制欲较强。

相关数据分析显示,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更能认识到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溺爱型、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的孩子对网络游戏负面影响的认识更少,这些认知也影响了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态度。

这次调查也通过量表对家长与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状态进行了测量,中小学生网络正常使用者比例为79%,网络沉迷者为18.5%,网络成瘾者为2.6%。

调查发现,父母的不同教养模式与孩子对网络游戏的沉迷程度呈显著相关,易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多来自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也密切相关。亲子关系越差,越易导致孩子形成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反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越高,越关爱孩子,孩子越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4 上午11:24
下一篇 2022-05-14 上午11:27

相关推荐

  • 给小孩子讲的心理健康

    给小孩子讲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小孩子。心理健康不仅能够提高小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那么,给小孩子讲的心理健康是什么呢?下面,…

  • 13岁孩子心理健康

    13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在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面临许多挑战。因此,关注和关心13岁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13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

  • 被烫伤的孩子

    一个被烫伤的孩子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玩耍,突然他的脚被热汤不小心泼到了,他感到非常疼痛。他试图挣脱束缚,但是汤却更深入了他的皮肤。他尖叫着寻求帮助,他的父母很…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长会发言稿幼儿园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幼儿园的全体员工,向各位家长汇报我们近期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一些成果。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4-…

  • 高三女生厌学家长怎么办

    高三女生厌学家长怎么办 随着高考的紧张气氛不断加剧,高三女生小芳也开始出现厌学的情况。小芳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但是在高考压力下,她开始感到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产生了厌恶学习的…

  • 2岁的小叛逆期

    二岁的小叛逆期 二岁的小叛逆期是指一个儿童在2岁左右时,开始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常规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这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意识到他们独立和自主的重要性,…

  • 高中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办

    高中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办 随着高中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许多高中生都难免会出现厌学情绪。这种情况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及时解决…

  • 高考之前孩子厌学(学生考不好的原因)

    高考之前孩子厌学(学生考不好的原因)   现在高考结束来聊一个话题,为什么很多好孩子在高考中会发挥失常呢? 孩子厌学?如果自己的孩子厌学,成绩下降了,父母就会非常的焦虑,…

  • 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

    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家庭因素:父母的离异、家庭成员的去世、家庭暴力或虐待等家庭事件可能导致孩子…

  • 写给14周岁儿子的一封信

    我们很多家长是否都碰到与孩子难以沟通的事情?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初中),我想除了平时的沟通交流外,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或者特别的事件前后给他写一封信,把这封信放在他的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