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不会真熊是由父母来决定的

大家都很讨厌熊孩子,但是却也总是不可避免的发现自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熊。

大概从一岁左右开始,孩子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越来越成熟,他关心的事情开始从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延伸到周边的世界,开始各种试探底线。

这个时候的孩子发生暴力,破坏,不听话等行为,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好和坏的概念,一切行为在他们眼里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而孩子最后会不会真的变熊,是由大人的反应决定的。

传统的应对方式无外乎以下几种:

1,放任:孩子还小嘛,不懂事,长大些再和他讲道理。

2,吓唬:面目狰狞,高声呵斥,用情绪让孩子感到畏惧

3,威胁:如果你再这样,我就XXX

4,暴力:打屁股长记性

嗯,上一辈传递给我们的知识也就这么多,好像找不到第五种应对方式了。

放任的方式,肯定是不对,熊孩子都是从娃娃培养起来的,孩子并不会纯粹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懂事。行为举止得体的孩子都是从小管教的结果。

后面三种,一般是递进式的使用,吓唬不行就威胁,威胁不成就用暴力,把孩子搞服气为止。

这些方式对两三岁以上的孩子可能会比较有效(虽然会有很强的副作用,也不推荐),可是对刚过一岁的小孩,就基本没用,因为小孩子理解能力很差,尤其是处在强烈的恐惧情绪中,他只知道爸爸妈妈很生气,却不太明白你为什么会生气,更不太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完全不会“长记性”,很可能眼泪刚干,就又开始犯和刚才一样的错。

你和他讲道理嘛,他又不太懂,打骂嘛,又哭完就忘,这可怎么办呢?

今天介绍一个针对1-2岁孩子的管教小工具,叫做暂停法(time out)。

暂停法看上去很简单,无非是孩子犯错了就让他去站墙角,很多中国父母们会把它理解成罚站,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暂停法从本质上来说,完全没有任何惩罚的意思,只是很多家长特别容易把它操作成惩罚。

暂停法,顾名思义,它的主要目的只是让孩子“暂停”当下的状态,等待情绪比较平静的时候再恢复活动,当然这个过程中父母会讲道理,但是孩子对道理似懂非懂也不要紧,“暂停”本身就是一种管教,因为孩子会发现,每当自己做这种行为的时候,就会被强制停止,次数多了,他再笨也会明白,这个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暂停法的标准程序是这样的

1,当孩子发生不当行为,立即停止他现在的活动。

2,用最简短的语言描述他现在的行为是不对的,譬如“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

3,把孩子放在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最好每次固定地点),等待他的情绪平静下来。

4,当孩子平静之后,立即拥抱他,夸他做得很好,并且重新投入到原来的活动当中去。

过程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如果不能做到以下这5点,就不能称其为一个合格的暂停:

1,不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暂停

当孩子因为某些事陷入愤怒,恐惧,失望,羞愧等情绪当中时,要求他“暂停”是很不人道,而且不现实的,想想看你自己生气伤心的时候停得下来嘛?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想办法帮助他宣泄和消解,包括替他说出这种情绪,拥抱他,让他深呼吸,跳一跳等等,让孩子学会处理这种情绪的方法。在如何引导孩子甚至是与孩子共同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是每一对父母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应对孩子情绪问题上,能够做到细心但不紧张、关注但不追问、疏导但不批评这三点的,就是一对好父母,我们也可以利用有关情绪管理的绘本,进行引导,在转转APP平台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绘本,利用绘本的方式,在幼儿的成长阶段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

只有当孩子蓄意做出类似“伤害他人,破坏物品,乱喊乱叫,横冲直撞”这样的行为,提醒了之后又不听的时候,才需要“暂停法”。

2,不要搞成威胁或者惩罚

“暂停”就是“暂停”,并不是惩罚,不要把它换成“站墙角”,或者“关小黑屋”等等,有惩罚性质的说法,也不要威胁孩子“再这个样子,我就要time out你啦!”

暂停法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让孩子“停下”,二是让孩子“平静下来”,只要达到这两个目的就好,至于让孩子懂道理啊,反省啊之类的,有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可以教孩子说“对不起”,但是孩子不说也就算了,不要逼迫他。

其实可以给“暂停法”换一个名字,叫做“安静时间”更容易理解一些,搞得鸡飞狗跳那肯定就不对了。

3,执行者要隐藏情绪

一旦你暴露出了情绪,暂停法就失效了,因为小孩子对于父母的情绪是特别敏感的,无论是觉得“想笑”,还是“很生气”,孩子就会立即感知到,并且把关注点集中在你的情绪上面,然后把“暂停”的原因归结于你的情绪,而不是自己的行为。所以,哪怕你心里已经开了锅,也一定要hold住扑克脸,千万别再孩子面前破功哦!

以上暂停管理法,如何引导孩子甚至是与孩子共同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是每一对父母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应对孩子情绪问题上,能够做到细心但不紧张、关注但不追问、疏导但不批评这三点的,就是一对好父母,我们可以利用有关情绪管理的绘本,进行引导,在转转APP平台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绘本,利用绘本的方式,在幼儿的成长阶段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

4,不要说太多话

既然“暂停”是让孩子平静,你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说太多话,更不要训斥,因为一训你就会越训越生气。只需要描述孩子的不妥行为,控制在十个字之内,做一个酷一点的父母。你话越少,说的话才越有分量。

给孩子空间自己待一会儿,让他好好消化一下刚才的事情,会更有利于反省,此时无声胜有声。

5,孩子太大了就不灵了

就我使用暂停法的经验来看,最多用到三岁,再大就不灵了,因为大孩子更渴望交流,让他们闷不做声自己待着他们会很难过。

“暂停法”适合于语言能力不太好,不太能够理解并且交流的孩子。如果你家孩子会说话,会表达自己,也理解家长的意图,就完全可以用纯语言的方式“正面管教”了,在孩子平静的情况下,告诉孩子,你现在的行为不对,教孩子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说什么话。

其中我觉得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隐藏自己的情绪,一般当父母的一看到孩子熊,心里就开始冒火,忍不住宣泄情绪,这样只会把孩子也拉入情绪的深渊,最后让他怕你,忌惮你的权力和权威,但这并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本意。

我们是希望孩子的内心知道边界,明白规则,习惯遵守公序良俗,让他的今后社交和生活更加舒服和顺畅,打骂并不能实现这个目的,孩子忌惮的是“人”,而不是“规矩”,当他长大了,聪明了,会趁着你不在的时候,偷偷摸摸的熊。

立规矩,从一岁开始,为人父母的修炼,也从此开始了。

当孩子变成更好的孩子,相信每个为人父母者,也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4 下午1:28
下一篇 2022-05-14 下午1:32

相关推荐

  • 怎样让孩子学会沟通(如何提高与孩子的沟通能力)

    怎样让孩子学会沟通(如何提高与孩子的沟通能力) 有许多人在真诚的赞美之后,喜欢拐弯抹角地加上,“但是”两个字,然后开始一连串的批评,举例来说,有人想改变孩子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很可…

  • 厌学原因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说真的,现在的父母,不容易。只要孩子有一点风吹草动,父母立马草木皆兵。期中考试即将来临,等考完试后,定当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中最可怕的一幕是,孩子的成绩一旦没有达到预期,家长还没发火…

    2022-05-14
  • 两岁孩子的叛逆期,应该怎样引导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个叛逆期,宝宝两岁的时候,就是宝宝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每位爸爸妈妈应该都经历过,本来特别乖巧的宝宝突然变得特别暴躁,那么恭喜你,迎来了宝宝人生中的第一个叛…

  • 初恋叛逆期

    初恋叛逆期:一个关于成长和爱情的复杂故事 在我们的生命中,初恋总是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深刻的回忆。然而,初恋也会伴随着许多叛逆和挑战。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爱情的复杂故事,它充满了挑战和…

  • 如何对待网瘾能生孩子的手机游戏

    网瘾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普遍的问题,而手机游戏成瘾更是令人担忧。为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而导致网瘾,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手机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 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的孩子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家长和社会习惯从成年人的角度去评判猜度,却很少倾听“网瘾少年”的真实想法。 近期,记者采访了近10名有相关情况的青少年,超过一半的孩…

    2022-05-14
  • 孩子焦虑抑郁家长怎么引导

    孩子焦虑抑郁家长怎么引导   面对一个焦虑的小孩,你絮絮叨叨地说着很多道理,但是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们大概会在想:“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问题是,在害怕、焦虑…

  • 怎样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就必须懂孩子,就必须理解孩子,就必须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必须知道孩子的感受。   随着身体的逐渐成长,孩子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步建立自己的…

  • 爱运动的孩子成绩好吗(不爱运动的孩子成绩一定不好吗)

    爱运动的孩子成绩好吗(不爱运动的孩子成绩一定不好吗) 清华大学体育教育闻名于全国,“无体育,不清华”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 孩子学习?对于所有的家长来,最关心就是孩子的学习,对吧…

  • 青春期的女孩怎么沟通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Doris妈妈说育儿”。 “性心理教育”这件事情,很多父母不知道怎么去向孩子普及,甚至有的家庭会很避讳提及这件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未成年…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