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别看现在都开始强调人文素养,咱有一说一,数理化的重要性丝毫不减,其中尤以数学为重。就目前情况来看,数学仍然是全年段都最能拉分的科目。大量事实表明,小学高年段是孩子数学成绩分化的起点。
正是从四五年级开始,不少孩子发现数学难了、无聊了、学不会了、甚至不想学了,于是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不像以前那般高了,这是常有的事。本文将为家长们分析其中原因,并给出两个有意义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小学高年段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分界岭
为什么高年段是数学能力发展的分界岭?首先需要从人的认知心理机制说起。所谓认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人的智力。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曾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岁以后)。儿童的智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最终达到成年水平。
儿童步入小学高年段时的年龄,不出意外正是儿童智力从具体运算阶段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年龄。后者与前者最大的不同即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不同。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也能进行抽象思考,可是他们需要依赖具体事物才能充分发挥。可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只需要运用符号就能直接进行抽象思考。
举例来说吧,当你问一个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小明高于小平,小平高于小东,小明和小东谁高”时,她能很快回答。但你要说:”A>B,B>C,A与C哪个大”时,她却会陷入思考。这在我们成人看来分明有着相同本质,然而孩子偏就看不出来。
所以,你别看班级里孩子们学着一样的内容,上着一样的课,有着一样的老师,但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很可能却是不一样的。这不是孩子努不努力问题,也不是孩子天生笨不笨的问题,也可能是他们认知发展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时间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两种可尝试的训练与复习方法
分析问题是为解决问题。数学成绩出现波动是孩子智力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没错,但不能因此就束手待毙,听之任之。我们做家长的需要想想办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这个关键点上,为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1)程序法
程序法是一类很古老的方法。
现在小学也在流行题海战术。我不否认题海战术效果拔群,但是说实话,你要连基础概念都没学会,题海战术用也是白用。比如小数和小数运算的是分数和分数运算的基础,孩子没掌握小数的内涵就不可能了解更抽象的分数的内涵。”角的度量”单元关系到以后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各类形状的学习,你不先把前面的掌握,想用单纯的题海战术来掌握后面的内容当然是不靠谱的。
我在辅导儿童时发现,不少儿童学不会本单元内容的原因是没掌握好上单元,甚至上学期的内容。在学校里,老师会带孩子复习。可老师们一般只会提及本节课,或者本单元的内容,对前面的单元他们没有时间慢慢说给未理解的学生听。
但家长却能做到这点,我们可以把孩子之前做过的题进行编码,以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让孩子重做,达到逐步强化。
(2)直观法
直观法听来很普通很大众,但却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古往今来的每个教育家都强调直观原则。欧洲古代有个叫福禄贝尔的,做过许多称之为”恩物”的学习教具,网上尚有售卖。前面说过小学高年段的儿童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直观教具正是较好的过渡用具。四年级的小数、六年级的分数,各年段都有的几何图形是最容易使用直观法的三个领域。蛋糕、糖果、游戏都是孩子喜欢的直观教具。
其实数学课上老师讲以上内容时,直观法的应用有时就是浮光掠影。学数学的唯一方式似乎就成了做题再做题。可是直观法对人认知发展的帮助是巨大的。前面说过具体运算阶段是极度依赖具体的思维模式。让尚且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直接学习小数和分数,孩子很可能根本无法认知到真实概念。而用直观法,孩子将会找到他熟悉的认知模式,并借助该模式再提炼出原理内涵而进步到抽象思维上去。抽象思维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在直观法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才能渐渐从具体迁移到抽象。
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使用直观法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不可喧宾夺主。直观可以,但别花里胡哨。直观不是让孩子随意地看,而是在家长指导下有目的进行。把蛋糕拿出来前先和她谈一谈小数、分数,活跃孩子的思维,而不是拿出蛋糕后再开始聊数学,不然恐怕孩子的思维早就跑到蛋糕上,怎么会还考虑数学呢?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一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