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一节 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据《华商报》近日调查发现,“早恋厌学”,“暴躁易怒”,“逃学网瘾”,“抑郁症”四项尤为突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痛苦和压力。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类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社会方面的原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随着产生了,一个孩子成了三个家庭的宝贝疙瘩。至少有六个长辈关注和疼爱。孩子一出生就充分享受厚重的爱,被抱着、护着、遮着、盖着,盛情难却,理所当然。长辈爱的多期望值也高。到了孩子自我成长阶段,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形成,开始有了个性特点:能区分自己和别人,初步有了自己的思维、行为和主见,显得不那么听话,那么服从了。这时,多数长辈一方面指责训斥,谩骂惩罚,另一方面又更加疼爱迁就,这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孩子成长欲强的,往往会产生逆反,反抗加强,言行过激;成长欲弱者,就会受到成长压抑,造成人格失常扭曲,出现异常行为,怪异动作。此时,成人更会带着情绪去制止,干预,管教。其结果不但收效甚微,还会使亲子关系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老师的责任转移。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紧紧抓住家长们宝贝孩子的心理,从孩子上幼儿园就要求家长承担原本是孩子学习过程的内容。如抄写当天的作业、检查作业的对错、陪写作业、签字认可等等。这一责任的转移,使孩子依赖家长不屑负责,家长与家长竞争攀比,忽视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却过早地承担来自老师和家长施加的压力。要知道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错过了,孩子如何不厌学?

第三,家长在日常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为了满足家长们对孩子的爱欲,除了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外,从物质上千方百计地投入,却不很少从心理和精神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同孩子交流沟通。日常生活中,一切事务全部包办代替,从穿衣洗脸到整理书包。谁都知道,处理个人事务本身就是成长的条件,是培养生存能力的机会,如果被剥夺,就别怪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不理解别人,更不懂得爱和责任,甚至视父母为仇人了。

第二节 家长及成年人的心态

现代成人创造的如此杰作和产品,只好由他们自己说话,成人望而却步了。 事已至此,不从成人思想观念上解决,可以说很难有效。

第一,孩子是一个“人”,而不是你宠爱的动物,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思想意识,有独立的个性特点,而宠物只需听话、顺从就行了。不要让你的儿女成为你的宠物。

第二,教师队伍需要加强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我们的老师已经把教书“育人”变相理解为教书“为人”。忽视国家义务教育的责任,认为只是在为家长服务,你生的孩子我来教育,你就应该领我的人情,甚至请客送礼。更有甚者以孩子父母的身份地位不同而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忘记了自己比家长更懂得教育,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第三,成人要学会尊重孩子身心发展,懂得什么是爱孩子,什么对孩子更好。

大部分的家长在教养过程中,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自己人生中未完成的意愿遗憾,企图通过孩子来实现,。孩子学习之余,给他们报各种科目,什么奥数、英语、书法、画画、游泳、滑冰、钢琴、舞蹈如此等等。将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满的,陪着孩子风雨兼程。岂不知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增加了精神负担,使其应接不暇,力不从心,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此时他们一旦接触上网络,体验到虚假的轻松愉快感,就容易上网成瘾。

第四,教育体制决定了以成绩论英雄。老师和家长同时看成绩说话,一好百好,成绩不好百不。养成孩子只听好的不听批评,争强好胜而又脆弱敏感的个性。而那些常受批评的孩子,却抵触逆反,多动攻击,最终变成不受欢迎的人。

研究表明,那些学习不好而又处处惹事的孩子,往往是缺少真正的关爱。为了得到成人的关注,便采取特殊言行引起他人注意。这时,如果老师和家长只注意他们这些缺点或不良言行的话,会起到负强化的作用,他们不得不改正反而更加不良。如果我们这时接纳他们的缺点不提,而把注意力放在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逐步减少。正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第五,将问题解决在出现之前,而不是问题出现了才想起要解决。当我们的孩子来到人世,他们就不仅仅是你私人的产物,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感觉、思想、言行和生存的能力,并希望按自己的兴趣、好恶、方式去生活,而切努力生活的更好的意志。因此,成人的爱,要放在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上。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事物等。给他们创造一种安全、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氛围,允许他们融入小朋友中去尽情玩耍游戏,让他们充分地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不要因怕麻烦,怕弄脏衣物,怕孩子受伤等等而阻止、限制甚至处罚孩子。应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性、天性,鼓励他们提问,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是促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关键。

第六,家长要克服自己的补偿心理和与人攀比的心理。相信自己的孩子!接纳自己的孩子!鼓励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以谦虚为借口对自己孩子大肆贬低。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解决不了时,寻求心理帮助。这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时间以及金钱。因为心理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成人需要做出改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4 下午2:04
下一篇 2022-05-14 下午2:12

相关推荐

  • 孩子气肚脐怎么办

    孩子气肚脐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疾病,通常发生在孩子的出生后几个月到岁之间。气肚脐的症状包括腹部胀气、疼痛和皮肤发绀。虽然它通常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6-01
  • 幼儿园大班会飞的抱抱教案(中班《会飞的抱抱》教案)

    幼儿园大班会飞的抱抱教案(中班《会飞的抱抱》教案) 设计意图: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

  •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怎么办得了网瘾怎么办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是过度沉迷于游戏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瘾。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得了网瘾,那么家长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摆脱这种困境。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

  • 单亲孩子性格缺陷有哪些

    单亲孩子性格缺陷有哪些 单亲家庭是指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去世或离婚而形成的家庭。尽管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他们通常也具有某些与同龄人不同的特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

  • 抑郁症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

    抑郁症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 “为了你好”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帮我们解决问题,相反我们还依赖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3-20
  • 得了抑郁症怕小孩子知道

    得了抑郁症怕小孩子知道 最近,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但我不想让孩子们知道。我不想让他们担心我,也不想让他们认为我性格开朗。实际上,我很孤独,我渴望得到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孩子…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6-09
  •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洁癖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洁癖 相对于邋遢的人,大家都会比较喜欢爱干净的人,有时候,我们也会一些比较爱干净的人,说他们有洁癖。洁癖,让人又爱又恨,毕竟爱干净是一件好事,但过于爱干净却很给人…

    孩子心理健康 2022-04-04
  • 抗抑郁的药物吃多久会有效

    抗抑郁的药物是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抗抑郁药物的有效使用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药物剂量、治疗方案以及个体差异…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6-13
  • 孩子抑郁妈妈快崩溃了怎么办

    孩子抑郁妈妈快崩溃了怎么办   了解触动孩子情绪的点。有些孩子平时心情经常低落,但是有触动到的点就会很狂躁、更加抑郁,甚至去自残。家长应该知道什么点会导致他这样,从而避开…

  • 高二孩子厌学怎么办

    网友提问: 准高二厌学怎么办? 心情烦躁,做不进去,半途而废,计划很多,却从来没有坚持到最后,颓废了 01 我们作为一个专门做厌学辅导的心理咨询机构,这里明确告诉你,你这不是厌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