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考察、研究和筹备,市教育局就我市工读学校招生启动工作召开了专题调度会,市内五区教育局副局长、教育科长和市直及区属初中学校主管学生工作副校长参加了调度会。
工读学校筹建背景
所谓“工读学校”,是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厌学、网瘾、学习差等问题孩子的学校。具体到我市工读学校筹建的背景,市教育局义务学前教育处处长侯朝发介绍,当前,我市同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中小学中,存在极少数“问题学生”。他们或受不良文化影响,或因家庭教育缺失,以至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大多沉迷于网络、手机成瘾,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动荡、认识朦胧、心理素质差、行为控制能力弱,易出现校园暴力、欺凌弱小、寻衅滋事等行为,给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带来较大的管理难题。
因此,怎样为思想和行为偏常的青少年提供个别化教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一直以来,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今年4月,市教育局派有关处室及学校人员用两周时间,到深圳、上海和北京的工读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求计问道。考察组先后到深圳市育新学校、上海浦东育华集团学校、上海宝山区灵石学校、北京市西城区育华学校和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进行了深度观摩,与这些学校的校长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交流。考察结束后,形成了专题报告。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深入研究,决定依托我市第四职业中学筹建邯郸市工读学校。
入学遵循三原则
“我市最早的工读学校由司法部门筹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为教育、挽救问题青少年学生开办的学校。”侯朝发说,根据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生欺凌治理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牵头做好专门(工读)学校的建设工作,是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牵头单位。”这为工读学校创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
目前,我市筹建的工读学校是由市教育局主导,依托邯郸市第四职业中学筹建的教育机构。该工读学校被命名为“春雨学校”,寓意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目的就是淡化工读学校“标签化”,利于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和接受。目前,该工读学校教室、宿舍已改造完毕,教室队伍已配备完成,正在进行招生。
据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八种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对于有上述行为的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我市工读学校遵循三自愿原则,父母、学生、原就读学校自愿,同时需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工读学校心理测评团队测评学生确有问题后,学生方可进入工读学校就读。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学生如还想回原就读学校学习,经过心理测评团队测评,认定学生已可正常上学后,可随时回原学校继续就读。同时,学生也可按照自身意愿继续留在工读学校学习。
三种教育结合开展
把一些问题学生集中在学校,怎样教育与管理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侯朝发告诉记者,结合各地工读教育实践经验,我市工读学校将对学生开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特色教育。
据了解,学校办学初期,以主城区(市内五区)初中阶段男生为主,侧重于初二、初三年级,第一批计划招生20人,全部为寄宿生。随着规模的扩大,继续向低年级延伸并开展相应的工读教育。
因为招收的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会按照教学大纲向学生教授课程,完成大纲指定内容。同时,针对工读学生学习基础课差的具体情况,学校还开展职业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希望通过先期接触职业技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为学生日后发展开辟一条路径,有利于工读学生回归社会。此外,学校还聘请专业心理教师团队,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开展心理教育,从根源上找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警示教育,引导学生知荣辱,懂礼仪,守法纪,学本领。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该工读学校还将根据学校的办学优势,发展特色教育,建成邯郸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邯郸市青少年德育教育中心、邯郸市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辐射主城区初中学校,帮助普通初中学校,开展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八种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其他问题行为学生的特殊教育,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