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咨询案例

每一位父母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惜却并没有严谨地学习过教育。

所谓家长的教育,不过是本能地去对待孩子罢了。一旦用错了方法,后果很可怕。我咨询过的案例中,经常有那种家长越努力,孩子问题越严重的情况。

下面的咨询实例,希望带来一些思考。

只有学习!

如果父母跟孩子说的话总离不开学习,孩子就感受不到关心和理解。如果父母用强制的方式,孩子就开始失去学习的乐趣与动力了。

小甲的爸爸说起自己的儿子,带着一种无法压抑的愤恨。

“我在外面做生意,累死累活的为了谁?不就是想让他衣食无忧,好好学习,以后出人头地吗?”

“什么活都不让他干,只要好好学习就行,现在倒好,死活不去学校。都是他妈妈给惯坏了!”

……

安抚爸爸稍微平静下来,我转向让儿子说说他的心里话。

小甲把头转过去,背对着爸爸。

“他们根本不在意我!”

听到这句话,爸爸差点跳起来“还不在意你?你是少吃了还是少穿了?天天跟你苦口婆心,嘴皮子说破,什么道理没给你讲!”

小甲低声嘟囔着“每天就知道跟我说学习!我说点自己的事情,根本听不见。”

“怎么听不见了?你说,当着老师面,你说清楚!”

继续安抚了爸爸,安静地听孩子把事情说完。

跟大多数这样的家庭一样,原来这几年孩子说喜欢小猫,爸爸会说学习为重,不能养;孩子喜欢画画,爸爸会说学习成绩还不理想,抓紧时间补课;孩子喜欢看天文的书籍,爸爸把书都藏起来,说这些都是闲书……

就这样,孩子的生活开始失去自己的掌控,父亲眼中只有孩子的学习,而渐渐地看不到孩子。而孩子失去了乐趣,包括学习的兴趣。

请三思,父母的眼中不能只有学习,而忽视了生活的乐趣。要知道,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热爱学习。

只能看到错误!

如果学习总是在挑错,孩子就体会不到收获和价值,学习就如同苦役,枯燥而令人不悦。

小乙的妈妈是一名老师,小乙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惜,小乙整天闷闷不乐,不说话,也不去上学。即使爸爸妈妈偶尔生气地打她,她不流泪、不反抗、不求饶。

咨询的过程气氛很僵,小乙始终低头不语。任凭妈妈在一旁流眼泪,说着生活的艰辛和对孩子的担心。

孩子后来说起自己的心路历程,其中一条便是父母的“挑错”造成的。小乙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学习辅导又是专长。于是,小乙的学习,妈妈总是帮忙找出错误,找出能再提高的方面。小乙觉得自己虽然在班里学习成绩很好,可是总是有一种挫折感,甚至觉得自己学习好并不是因为自己,而是源于妈妈。做任何题,只要妈妈说要看看她的卷子,她就紧张。妈妈一开口说话,她就哆嗦。

学习是辛苦的,并不是痛苦的。学习如同我们做任何事一样,内心希望得到肯定和收获,如果总是忽视孩子做对的事实,去挑错、提要求。慢慢的也就泯灭了学习的乐趣。

这两点,很多父母以为是在帮孩子,结果越用力越可怕。直到最后逼着孩子“厌学”。

希望,那些辛辛苦苦奋战在监督孩子学习的父母能早日思考这件事!

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乐趣,学习不过是一座空中楼阁而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3 下午10:57
下一篇 2022-05-13 下午1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