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状态和父母息息相关

越到期末,孩子越紧张,家长就越焦虑。

有时候,家长看上去比孩子更着急,总是批评孩子学习不用心,平时不努力。

却不知道孩子已经尽力了:

“我成绩下降,自己就很难过了,妈妈还要这样说我。”

“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可妈妈看到成绩那一刻,却说我一点都没有用心。”

“心都凉透了,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说我上课一点都不认真。”

……

家长若一味指责孩子,只会忽视了孩子真正存在的问题。

聪明的家长,一定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坚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努力打败问题!

1

学习方法不对

孩子再努力也白费劲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让孩子学得又好又轻松;

错误的学习方法,会让孩子误入歧途,越学越吃力。

先让孩子自查一番,平时学习中是否做到:

① 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有明确的目标;

②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好预习和复习;

③ 集中精力学习,不需要家长督促;

④ 每次听课、读书都做好笔记,抓准重点;

⑤ 学了新知识后,及时总结归纳出重点、难点。

如果都做到了,说明孩子会学习,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

清华大学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平时都会,考试不对,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伪勤奋」。

常常用了十二分的力气,但因为方法不当,效率太低,最终只有六分的收获。

找对方法,是摆脱「伪勤奋」的关键。

一年级,要让孩子习惯校园的生活,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二年级,要让孩子开始阅读与积累,最重要的培养好习惯与学习兴趣。

三年级,要让孩子把握好基础知识,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自主学习。

四年级,要让孩子重视每一门学科,避免偏科,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五年级,要让孩子摸索出学习方法,学会归纳和总结,学会查漏补缺。

六年级,要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既要抓基础,又要拓展课外知识。

小学不努力,初中徒伤悲。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定要从小抓起,孩子才能受益终生。

2

学习习惯不好

有可能扼杀孩子的潜力

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可是,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呢?

2019年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说过:

“孩子要从小培养,所有习惯必须在他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全部帮他打好。”

最好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自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复习,课后复习。

孩子上课听不懂,或者课上听懂了,课后却不会,都是因为没有做好预习和复习。

课前要预习,带着问题听课才更有效率;

课后要复习,新学的知识要及时巩固。

多读多写,锻炼表达。

不管语文还是其他学科,最重要的两种学习能力还是多读、多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课本,多读概念,多读课外书,尽早打好学习基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笔记,多做练习,多写日记和作文,学习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练习过程。

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积懒成笨”的现象,虽然用功了,但学得很盲目,不爱动脑,也不会自主学习。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都是父母先培养他们的自觉性,愿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

敢于提问,大胆质疑。

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不懂的就要问,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的孩子,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前提,帮助孩子越学越好。

3

课堂效率太低

孩子很难提升成绩

家长经常听到老师的反馈:

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开小差,搞小动作。

孩子不爱举手发言,请他回答问题,他也不会回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儿童注意力水平的高度,是导致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抓孩子的学习时,经常抓方法,抓习惯,却经常忽略了——

孩子的听课效率。

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不难,只要孩子上课认真听、听懂了、会做了,一般就能够掌握。

可若孩子的课堂效率低、听课质量差,就会直接影响到学习。

真正拉开孩子成绩差距的,不是智力,不是努力,而是能否集中注意力。

第一、要让孩子学会听课。

要有准备地听课。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课前要预习,先弄明白这堂课要学什么,先发现问题,再带着知识和问题去听课,更容易听得进去。

要积极参与互动。

学生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必须是“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参与互动,更有利于集中精神。

要结合写与思考。

上课时,光靠听很容易累,所以要记笔记,转换一下思维,多开动脑筋,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第二、要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高品质的学习需要高度的专注力,而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功在平时。

我们要尽可能提供一个宽敞、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陪伴孩子专心学习。

帮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学习的习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既能够锻炼注意力,又能够提高效率。

化被动为主动,化散漫为专注。专注程度更高的孩子,更容易得到成功。

4

记忆方法不对

孩子越复习就越吃力

有些孩子花了1个小时背一首诗,可是很快就忘了。

有些孩子一个单词要反复记十几遍,才勉强记得住。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到了考前,反而把知识都忘了,上考场时大脑一片空白。

对不少孩子来说,背诵与记忆一直是难题。

其实,背诵也要讲究方法,用对了技巧,才能真正提高背诵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学会整合知识点。

考试前,要让孩子要学会把书“读薄”,快速整合知识点,整改薄弱环节。

首先要全面回顾,根据课本的目录“过电影”,快速回顾一学期所有的知识。

其次要整理笔记,画出“知识树”,把每单元、每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都标记在树上。

最后要查漏补缺,回顾做过的试卷、练习及作业,重做错题,直到掌握薄弱知识。

第二、使用好的背诵方法。

把知识文字化。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用笔抄过的知识,往往会更加印象深刻,可以一边抄,一边背诵,等到抄完了,也基本背下来了。

把文章情节化。

先理解好内容,学通学透,才能够记下来。

比如背诵文章,可以找出几个关键点,如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具体情节、最终结果等等,把主要的情节先列出来,然后再“填空”,会记得更快。

把内容图像化。

图像记忆往往比文字记忆更快速,更长久。

比如背诵诗歌,先读懂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然后在大脑中勾画出诗歌的画面,再根据画面内容来背诵。

第三、平时也要多下功夫。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人类大脑的遗忘是有规律的。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均匀。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所以不能等到考试前才复习,那时候已经基本遗忘了学过的知识,而且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也不利于知识的长期“驻扎”。

平时多用功,考前才轻松。复习不只是考前的事情,平时也要多复习,多背诵,才能真正学好。

5

学习心态不好

孩子会越学越焦虑

有一位老师说过:考试到最后,都是考心态。

孩子平时的课都认真听了,作业都做好了,复习也到位了,那么而上了考场,就只能拼心态了。

自信的孩子不畏惧考试,轻松上阵,以平常心考出好成绩。

焦虑的孩子越临近考试就越紧张,心态不好,会严重影响发挥。

期末复习这件事,孩子的状态影响家长的心态,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

1.孩子要保持平常心。

在考试时,适度的紧张是有利的,但过度的紧张会影响发挥。

要警惕浮躁心态。学习就应该踏踏实实,不能总以为自己学会了,也不能始终觉得自己学不会,学不好,要真实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要养成良好心态。平时当考试,考试当平时,不要太看重分数,而是把考试当成一次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学得好和学得不好的地方。

要培养学习兴趣。从学习中发现有趣的地方,找到乐趣所在,热爱学习的孩子,成绩不会差。

只要平时认真学习,复习到位,要相信自己,一定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家长也要保持平常心。

一位家长发短信给班主任: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绩上不去,拖班级和您的后腿,实在抱歉!

班主任回复:

任何着急都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要相信,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向上的欲望。

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每个孩子都在错误中成长,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

给每朵花自己开放的时间,孩子只是花期不同,静待花开,千万别半途而废。

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未来。

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父母的焦虑,有可能毁了孩子的努力。

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眼中以为的事实,觉得孩子无可救药,进而指责孩子,最终会把孩子拖入泥潭。

要接受孩子其实“很普通”,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真正学好。

要理解孩子的“困难”,学会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的好心态,孩子的好状态。当你开始转念时,孩子就开始转变了。共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3 上午10:12
下一篇 2022-05-13 上午10:12

相关推荐

  • 父母和谐关系与孩子心理健康8858861183

    父母和谐关系与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而父母则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孩子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同时…

  • 怎么预防孩子网络沉迷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检察院“春晖”巡讲团携手河北省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指导中心、河北青年报共同打造了疫情期间家长课堂。“春晖”巡讲团张广斌与家长、老师共同探讨了预防孩子网络沉迷的方…

    2022-05-14
  • 家长抱怨不听话的孩子

    如果家长不用“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解释大脑异常,不认可孩子出现大脑异常的原因是长期缺爱缺营养,只认为孩子是精神病,和父母没有关系,那么孩子是不可能真正康复,成为正常人,学习、…

    2022-05-24
  • 青少年网瘾问题(家长有网瘾)

    青少年网瘾问题(家长有网瘾) 山东临沂有个用电击来“治疗”网瘾的地方,最近许多人关注这个问题。人们认为网瘾对孩子影响巨大,有网瘾的孩子在家与谁都不交流,只在自己的封闭世界中待着,有…

  • 高中女孩上学月经不来怎么办

    高中女孩上学月经不来怎么办 青春期是女孩身体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月经的到来。对于很多高中女孩来说,月经初潮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和困难,比如月经不来的情况。如果高中女孩…

  • 孩子学习不好怎么跟老师沟通

    作为家长我们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那就避免不了要和老师进行沟通,但如何与老师沟通孩子会更好,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小建议, 第一,重点沟通学习的状态 沟通时不要仅限于问成绩或者讨论如何…

  • 做梦是预示着什么

      每个人几乎都会做梦,但你是否能清晰的记得梦到了哪些呢?不同的梦有不同的象征,它会预示着你最近会不会有好的事情发生。   梦见金银等钱财 梦到捡钱本来就是一件…

  • 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是最脆弱和需要关注的群体之一。他们正在经历成长和探索世界…

  • 家长用心教育帮助孩子走出网瘾

    沉迷游戏拒绝上学,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在如何对待孩子有网瘾这件事上,我很佩服一位当今高人的做法。当然这只是网上的说法,也不知道更加详细的过程,但本人觉得很有道理,下面就说…

    2022-05-13
  • 孩子为什么上瘾以及怎么应对

      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乔布斯。但是很少人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是不让自己的孩子过早的接受电子产品的。乔布斯一直坚持着一个习惯,每晚都要在厨房的长桌上和孩子一起吃饭,乔布…

    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