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开家长会,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差,家长总会找我,到底怎么办好啊?我自己在本子上也记下了不少内容……
家长会
成绩倒数的孩子有几个类型:
1. “笨”:老师直接告诉我,你家孩子基础太差了,脑子还反应慢,一问三不知。还是把孩子领回去再上一年学前班吧……
儿子上五年级了,成绩稳定差,语数都是50多分。眼看着别人家孩子考100分90分,说不出的滋味儿啊!每次参加家长会,我只能悄悄地坐在旮旯里,听别的家长侃侃而谈……老师点名批评,说我儿子学习不用心。我心里不认可老师的说法。我儿子没有老师说的那么“笨”,我感觉孩子学习很努力,他非常想学好,让爸妈高兴……
孩子笨
2. “好动”:放学接到家,把作业本摆好,刚坐下半分钟就开始东张西望,每个动作必须磨蹭3分钟……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找橡皮,一会儿玩凳子,跪在凳子上把屁股撅天上,趴着写作业……
3. “贪玩”:我家儿子自一年级到五年级年年保持倒数第1、2的水平!就知道玩啊!反正对口初中是市二中!初中自己就知道学啦!儿子心态好!每天吃喝玩乐该干啥就干啥!老师说孩子挺聪明,就是太贪玩!
玩游戏
4. “环境”:爸爸天天不在家,妈妈除了做家务、玩手机……孩子沉溺手机之中……只要写作业都给家长讲条件,讨价还价……家长溺爱孩子,做好计划,完不成,孩子哭两下,心就软了……孩子觉得哭能解决问题……谁也不怕,谁也管不了……接下来就对自己狠一点,言传身教,跟孩子一起学,扔掉手机跟孩子一起看书、做题、钻研……对孩子狠一点,甭管怎么哭就不答应他的要求……
5.“遗传”:学习主要是遗传因素。妈妈厉害,孩子小学不行,到初中、高中也会脱颖而出!
家长感受:
1. “累”。我儿子从小听话,文质彬彬,诚恳实在,12岁了,身高170公分,帅。可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做学渣。平时,我每天晚上陪他写作业,蜗牛速度,基本半夜后完成。检查作业,少胳膊缺腿,丢三落四。尤其是周末,一会儿去喝水、厕所、零食、游戏……非得到周日半夜完成。每次考试,总说都会,发下来总是40、60分左右,无语啊! 孩子累,学不会,作业慢……家长累,教不会啊!放假了,双休了,想带他出去玩,一写作业,哪儿也去不了!
家长不高兴
2.“丢脸”:家长没脸见人啊!有时都不好意思到学校接孩子。碰到孩子成绩好的家长,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讲什么,低人一等的感觉……真不想让他上学了,连带着家长也没面子了……
3.“认命吧”:“触底了”,没有下降空间了……赶超1人也是进步!打了、骂了、罚劳动了……先健康成长吧!
4.“愁人”:儿子今年初一,学习太渣了……你给他讲题,一点就会,自己一做,全错!小学时候把他身上都打紫了,后悔、心疼的我,一宿没睡!以为他能接受教训,结果不到一天,他照样不学,之前姥姥姥爷看着,今年我辞掉工作回家陪读,外甥打灯笼照旧……我坐他旁边,会儿摸摸这,动动那,喝水、上厕所,一张试卷愣是写一晚上也没写完!……人家还理直气壮:不会做,咋办?上课干啥呢?老师讲的时候就不明白,这种题重点班弄明白就行了……想办法换个班试试吧!病急乱投医吧,最近两个月和孩子在一起,我神经衰弱了!考不上高中咋办?进了职专咋办?坏孩子带坏了咋办?就两个字“愁人”!
做作业
5.“要理解”。总要有人倒数第一,为什么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倒数第一。如果你的儿子不倒数第一,那就是别人的儿子倒数第一。鲁迅先生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现在仍有借鉴意义!
这么办:
1.“陪伴”。孩子学习需要家长陪伴,过去我错误的认为守着孩子不好,会让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现在看,孩子确实需要适当“陪伴”,孩子只要智力没问题,一切都皆有可能……年轻的班主任,给我们很多鼓励,亲其师信其道,自然就开始喜欢上课了。老师的“点拨指导陪伴”,真的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请老师们多一点点的耐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2.“不服输”。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先从英语抓起,每天监督孩子背单词、语法、课文。不到一个月,孩子的英语成绩从原来的四十多分一路到了九十多分。儿子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又带动语文、数学成绩一路攀升。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二十,开窍了……不仅学习成绩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也变得特别阳光自信……做为曾经的差生家长,不管你的孩子现在学习有多差,多么不听话,家长一定不能放弃孩子。
读书写作业
3.“咬牙坚持……”。没有几个孩子愿意落后。孩子成绩差,他心里很难过,很着急。孩子何尝不愿意用好成绩来取悦于父母。家长更要理解孩子,不要打骂嘲讽。孩子遇到困难了,家长鼓励、耐心才是孩子奋勇追逐的最大动力……没有孩子想做学渣,家长应该多给予理解、鼓励,孩子比家长更想争口气来证明自己!
4.“发现乐趣”。看看孩子有没有别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音乐、体育、手工……别老拿分说事,我认为孩子可多方面发展,成绩不好可学别的,要教会孩子找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习有趣
- 总之,不管自己孩子有多差,自己不能乱阵脚。要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将来未必太差。有个成绩倒数的孩子,也不必过于自卑、敏感……有个倒数第一的孩子可以考验家长的毅力……只要转化过来,仍然会幸福满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