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不断重视,附加在青少年身上的上学压力也被逐步提高,不少青少年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而抑郁、时刻担心成绩”的生活。
而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竟多达近30%。这种心理状况也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其它心理问题。
如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
近年来,青少年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
随着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被逐渐推上历史的舞台。青少年在成长中的内在因素也不断被发掘,并不断尝试从外部力量改善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生来便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可以画上五颜六色光亮的世界,但绝不能出现暗淡的光泽。
青少年厌学障碍是基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压力,针对这种压力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和疏导,从而降低学生的厌学障碍。
因此,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做的从来都不只是治疗,更重要的是前期的预防。
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要从家庭出发,更重要的要从学校出发。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群体,将发挥着重要力量。
而学校心理咨询室是组织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机构,具有及时发现学生不良情绪并疏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咨询和服务等重要作用。
心理咨询室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和教职工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恶性事件的发生,又可以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