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学校给孩子带来的不好影响

不久,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看得人既痛心,又毛骨悚然——

18岁男孩被送到“戒网瘾”学校,两天后死亡。

去世之前,他曾遭受了一系列非人待遇:

被关禁闭,铐住双手,限制作息和饮食,以及遭受殴打等等。

这家所谓的“戒网瘾”学校,居然有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训学校”

其宣称,可以通过隔离封闭式的成长辅导,戒除青少年网瘾,解决厌学、叛逆等成长问题。

据新闻报道,这名18岁男孩生前因“网瘾非常大”,被父母亲自送来了这里。

因为“在车上不配合”,机构人员用手铐把孩子铐在了车上,而这些手铐器具,均是从网上购买的。

当晚9点多,因孩子拒绝接受管理,被教官关进了一间名为“静心室”的禁闭室。

同时,双手被铐在禁闭室的窗栏上,由4名教官轮流看守以及“管教”。

不久,其中一名教官发现孩子身体异常,送医后,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尸验报告,死因是高温、限制体位、缺乏进食饮水、外伤等因素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

这一惨剧,让我再次想起了一个人:

杨永信

杨永信是“电击疗法”第一人,最“擅长”用电击的方式治疗网瘾。

他的网戒中心,一度被称为新时代的“集中营”。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无数“网瘾少年”从这里走出去,留下了一生的噩梦。

因为网戒中心里各种极端的治疗手段,许多去过的人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

他们长期活在恐惧和压抑之下,好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正常生活,有的只能依靠药物维持生命。

出自被杨永信“电击”过的少女,武某

当年的杨永信,一度被人尊称为“全国戒网瘾专家”

正是这样的头衔和权威,给了他难以想象的权力和财富。

2008年,一部7集纪录片《战网魔》,更是把他推上了“网瘾救世主”的神坛。(该节目已被停播)

在那个互联网刚刚普及的年代,网络被视作洪水猛兽。

而那些所谓的“网瘾”少年们,则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成为社会异类。

家长们也几乎普遍认为:

“网瘾”是病,得治!

而这个时候,杨永信出现了,以一个“救世主”的身份创立了一家神奇的“网戒所”。

神奇到,只要孩子进过这个机构,无论之前多么叛逆,都会瞬间变乖,甚至还会向父母当场下跪认错。

无数家长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对它趋之若鹜。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孩子,被自己的父母理所当然地送进了“网戒中心”,被迫接受“治疗”。

而所谓的“治疗”,其实就是肉体电击+精神洗脑+体罚跪拜。

不配合?电!

不认错?电!

不服从?电!

电到你乖乖认错,不敢有一点反抗为止。

回忆起被电击的感受,那些离开了网戒中心的孩子们,通通用了“生不如死”一词来表达。

“被电的感觉生不如死,像100万根针从脑袋穿过。”

“两个震动得非常快的锤子在敲你的太阳穴,睁不开眼睛,嘴张不开,叫不出来,痛不欲生。”

不止是“网瘾”少年,那些所谓的“早恋”少年、同性恋者,甚至不想结婚的硕士生,都通通被家长送来这里“改造”。

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声称自己被杨永信毁了一生。

“人到十八岁,有自己的权力,但有权力又如何?依然走不出这个绝望的地方。”

几年前,当杨永信事件发酵曝光的时候,很多人建议把它改编成电影。

其实类似题材的电影很早就有了.

关于“暴力疗法”,比方说《55步》

片中的女主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因为拒绝配合治疗,被工作人员拖去了“小黑屋”,强制进行违禁药物注射

伴随着哀嚎声,女主全身抽搐,不省人事。

半夜,被关禁闭的女主想上厕所,但无人理会。

她像一只被圈禁,被遗弃的小狗,在黑暗中被迫失禁,毫无尊严可言。

关于“虐你是为你好”,比方说《总有一天》。

两个顽劣的小孩被送进了一所封闭学校,遭受了变态老师的百般虐待,甚至是性侵。

“这都是为了你们好,这是一种教育方式。”老师这样说道。

于是,所有人都觉得暴力没有问题,所有人都逐渐变得冷漠。

片中的校长和杨永信一样,都自认为自己有支配他人的权力,觉得自己能用任何手段治疗和改造孩子。

他并不得自己有做错什么,反而深信自己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关于“问题家长”,又比方说《寄宿学校》

一群各自有些缺点毛病的孩子,被家长们视为“问题儿童”,甚至是洪水猛兽。

他们通通被送进了一所诡异阴森的寄宿学校,进行极端式“改造”

明知这所学校是火坑,家长们却不假思索地,亲手把孩子推了进去。

能改则改,不能改,则宁愿其毁灭。

够不够残忍?够不够疯狂?

跟那些,把孩子送给杨永信电击治疗网瘾、治疗早恋,治疗不婚族的家长们,是不是如出一辙?

为什么孩子会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

为什么会早恋?

为什么会恐惧婚姻?

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太少,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是不是家庭暴力导致孩子畏惧婚姻?

他们从未想过。

他们只知道,孩子不正常了,那就是有病,就得治,不惜一切代价。

并且,“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听起来好伟大,可惜所有的“以爱之名”只是个幌子,又或者用错了方式。

首先,他们在掩盖自己教育的失职。

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对他们的内心不闻不问

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选择无视,孩子们只能寄托在别的事物上。

而当孩子成长为眼中的“问题少年”,家长们便甩锅给了网络和游戏。

其次,他们在为自己的懒惰找方法。

孩子们叛逆不听话,没精力去倾听、去沟通。

怎么办呢?先揍一顿再说!

揍不好的话,那就丢给网戒所管吧,大不了多花点钱。

他们不关心孩子在网戒所会经历什么,只要回家乖一点,不再捣蛋就好了。

然而,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就摆在眼前,暴力的网戒所并不是所谓的救命稻草,

相反,大多数时候,杨永信们更像是一块石头,不但救不了命,只会把孩子带向更深的深渊。

血的教训,难道还少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3 上午4:57
下一篇 2022-05-13 上午5:06

相关推荐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青春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青春叛逆) 我20岁生日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记得。那天,我连滚带爬地下床收拾自己,坐在电脑前面,假装繁忙矜持地敲敲打打。其实,警惕到每根汗毛都已处于…

  • 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小孩玩网络游戏

    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小孩玩网络游戏 游戏,一直以来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无论是电脑游戏还是手机游戏,孩子们总是对它们充满热情。而在男孩子的世界里,游戏更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 孩子抑郁妈妈快崩溃了怎么办

    孩子抑郁妈妈快崩溃了怎么办   了解触动孩子情绪的点。有些孩子平时心情经常低落,但是有触动到的点就会很狂躁、更加抑郁,甚至去自残。家长应该知道什么点会导致他这样,从而避开…

  • 儿童学习

    我的儿子3岁了,虽然日常是我在教他各种知识,包括讲故事、学英语等,但是他却教会了我新的学习方法,大概是人类自由状态下无压迫快乐学习的秘密。小孩子的学习有很多特点,也给了我很多惊喜和…

  • 残疾孩子心理健康问卷

    残疾孩子心理健康问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残疾孩子的比例逐年增加。虽然残疾孩子的身体特征可能给他们带来了身体上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也同样值得关注。因此,本问…

  • 提升成绩的方法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成绩惨不忍睹,而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却总是那么好呢?难道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吗?其实啊,一位高中学霸给出的回答…

    2022-05-13
  • 怎么帮助小孩子释放焦虑

    过完春节长假,许多小朋友由开学前焦虑症转为学校恐惧症。据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咨询门诊增加了不少小患者。如何帮助孩子释放焦虑,做有质量的陪伴?众所周知,孩子的焦虑多源自学业压力,…

    2022-05-14
  • 上大学孩子不听话了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到大学就不行了呢?这是我经常思考 的问题。 从幼儿园家长老师都细心呵护,学习生活照顾 的很好。吃饭穿衣全部包办,早教更不能拉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到了中学大学有…

  • 如何对待网瘾适合孩子玩的地方

    网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孩子而言,网瘾的影响不仅仅是个人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们的学业、社交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瘾成为了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问…

  • 孩子不爱学习应该怎么解决

    有些孩子从小不热爱学习,觉得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事情,认为学习没有玩耍有趣,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会是这么觉得,可能自己的工作没有那么有趣,但面对这种情况不同父母的解决方式不同,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