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过程中,马太效应其实会非常明显: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虽然我们都很喜欢看一些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故事,但看一个大数据就会发现,大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很难出现成绩突飞猛进的情况,更容易出现的是成绩越来越糟糕,就是想要弥补,都是有心无力。
因此,孩子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警惕破窗效应。
什么是破窗效应?
这是1982年时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乔治·凯林根据现实研究调查提出的一个理论:如果一栋建筑有一面窗户是破的,那么它剩下的其他窗户也会很快被砸破。如果一面墙上有一些涂鸦,那么很快这面墙上都会被乱七八糟的涂鸦涂满。
也就是说,如果环境中存在不利因素,那么这种不利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停地放大。
破窗效应放在学习上的体现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想学,也越来越学不进去,成绩自然越来越不理想。
学习中破窗效应的形成原因:
第一,是外界对差生的标签化。
一个孩子的成绩一直不好,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很难继续对他保持信心,会下意识地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这个孩子的成绩很难提上来了。
老师和家长的信心在影响孩子的信心,而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哈佛大学有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人能不能做好一件事,85%取决于他的态度,15%取决于他的智力。如果孩子对自己能学好都没有信心,那么差生这个标签很可能会伴随着他一辈子,他也没有勇气做出改变。
第二,存在“顺势而为”的现象,变差很简单,变好却更难。
逆袭听起来热血,想要做到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段时间的学习落下之后,哪怕孩子想要追赶,也会存在老师讲的听不懂,自己看书看不进去的情况。
一直跟着节奏来,学起来是最简单的。有一段时间不学,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进度,往往需要自己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赶上来。
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你看起来很努力了,却没有以前随便学学取得的成绩好,也不像同学一样能够轻松地考出好成绩,想到别人对自己的偏见,自我怀疑会积累得越来越多。
有不少同学是在努力追赶的路上选择放弃的:追赶真的太辛苦了,而放弃很简单。当你对自己说“算了,我真的不是那块料”的时候,就真的很难有改变的动力和决心了。
如何破除破窗效应?
第一,当出现成绩下滑时,应该尽快找到原因,及时弥补。
及时修补是应对破窗效应最好的方法。在刚刚出现成绩下滑的时候,不要不重视,也不要觉得无所谓。
今天无所谓,明天无所谓,等到有所谓的时候,已经晚了。孩子会发现,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掉进了差生的行列中。
学习应该是有“紧张感”的,不能让自己过度安逸,要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最开始找到原因并做出改变,远比等到成绩下降再想要改变来得简单。
想象一下,是弥补一个口子比较容易,还是弥补一个筛子比较简单?
出现第一个破窗的时候,孩子的学习信心还是有的。他们需要的就是调动自己的学习情绪,将这件事重视起来。
做得更好的,甚至应该是预防第一个破窗的出现。比如说,坚持好习惯,不要给自己不坚持的理由。因为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个好习惯逐渐被废弃,破窗也就出现了。
第二,心理上不要自甘堕落,保持信心,接受事实,保持努力。
成绩差的时间久了,不管是外界还是孩子本人对于变好都会缺乏信心。不要被这些刻板印象误导,对于学习,一定要好好树立自己的自信与主见。
对缺乏信心的人来说,时不时找一两个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进行鼓舞和定位,是走出自卑的好方法。
经常会有成绩不好的学生问我:“老师,我想好好努力了,现在还来得及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同样的道理,开始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启蒙的时候,其次就是现在,不用再拖了。
但是你要明白,这种努力不能是三分钟热度,不然就像丢石子进大海一样,一点水花都看不到。你得做好长期努力的打算。
甚至在一开始,努力和回报不是成正比的。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打基础上,这期间进步不会很明显。不要灰心,也不要放弃,基础重新夯实了,才会出现成绩突飞猛进的情况。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呈指数曲线的学习模式。
在没有看到学习成果的时候,也千万不要马上放弃,要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在明白自己所处的学习模式下保持努力,相信转机就在不久之后。
每个孩子都应该第一个破窗的出现,这个破窗往往也是最小的那个,但是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拉垮。如果你已经处在破窗效应中,更应该警醒,及时改变自己的行进方向:变好的路比较难走,但那才是上坡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