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很多家长反映,说孩子黑白颠倒,醒来就玩手机;不和同学交流,就呆在家里;不喜欢老师,不去上学;学习很好但是不愿意沟通等等。
在这些问题中,有些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放纵与懈怠,但是也有的家长,从孩子的这些行为中感受到了孩子的焦虑与压力。
比如有的孩子今年正好面临中高考,遇上疫情,学习进度和计划都受到了影响;
也有的孩子,担心因为疫情,和别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孩子本身承受的压力和焦虑,是很多父母小时候所没有的。
那么面对孩子的焦虑与压力,家长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比如愤怒?着急?焦虑?担心?抑郁?麻木?崩溃?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性,是对潜在风险的一种情绪反应,当我们对生活没有确定感的时候,也会焦虑。
为了获得一种确定感,我们不断地督促孩子,不断的调动自己的能量,长时间处于一种拉警报的状态,时间长了能量就会耗竭,然后转变为抑郁。
孩子也是一样的,他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中,最后也会变得能量耗竭,变得抑郁。
另一方面,当孩子处于平静状态下的时候,我们称为神经系统一,孩子的理智脑发挥作用;当处于愤怒状态下的时候,我们称为神经系统二,孩子的情绪脑发挥作用,他就什么也做不下去,要么逃避,要么对抗。
有家长说孩子偷看小说,为什么呢,因为偷看小说可以隔离他的压力和紧张,是一种对压力的逃避,这个时候我们再说教孩子只会更加紧张,长期处于神经系统二的状态。
中高考的孩子本身学习压力就大,情绪状态就不稳,就像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孩子的情绪池里装满了各种负性情绪,我们家长能够的就是少向孩子情绪池里加负面情绪,然后让杯子里的负面情绪尽量排出来。
我们常常说放手不是说让家长什么都不管,而是说我们不再给孩子添加负面情绪。而当孩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厌学症状,没有学习动力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这样做,但是咱们的家长们会更加焦虑,然后把负性情绪传递给孩子。
那情绪如何排出去呢,可以绘画、可以听音乐、可以跳舞、可以玩游戏、做运动、读书、逛街、美容、看电视、聊天、喝酒、看电影等等,都是释放情绪的方式。所以除了给孩子心理营养,我们还要帮助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情绪宣泄系统。
家长其实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最后一道出口,如果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关闭了和家长的沟通渠道的话,孩子只能把自己沉浸到游戏中。
所以家长只有先修复和孩子的关系,打开和孩子的沟通渠道,才能让孩子逐渐走出游戏,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有能力处理孩子的情绪或者说承接孩子的情绪。
如果我们本身情绪处理能力不佳,是无法承接孩子的情绪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除了情绪池的概念,还有情绪按钮这样一个概念,有的家长发现自己总是容易被相同的情景激怒,总是遇到某一类事情就会爆发,这些事情就是我们的情绪按钮,是由我们的潜意识控制的。
举个例子,有个明星总是喜欢买白色的鞋,他小时候有一次特别喜欢买一双小白鞋,妈妈说只要你考试考好了妈妈就给你买,他特别努力终于达到了妈妈的要求,妈妈却没有履行诺言,后来这就成了他的一个情结,所以成年以后他的情绪按钮就会不断启动,然后通过买小白鞋满足自己早期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除了给孩子建立健康的排泄情绪的通道,我们还需要给孩子心理营养,也就是自尊和价值感,比如孩子2岁的时候自己拿着勺子吃饭,即使弄到外边,他也会很自豪,有一种自恋感,当我们给孩子肯定的时候,他的自尊慢慢建立起来了。
又比如小学的时候,孩子考了95分,回到家高兴的说,妈妈我考了95分,如果你说人家别人考了99分,你怎么考了95分,这就是对孩子自尊的打击;上班回到家发现孩子收拾了房间,如果你说,孩子你真棒,能够帮妈妈做事情了,妈妈可以歇一会了,这时候孩子的价值感就建立起来了,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