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批评和表扬制度要共同存在

杭城的一位公办小学校长对记者说,学校教育没有了惩戒,孩子就会对人、对事缺乏敬畏感,这是不健全的教育。

记者采访了杭城10位小学校长,每一个人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相同的观点: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缺一不可。

只是,现在时代变了,以前代表教师惩戒权的教鞭被锁进了柜子里,戒尺也没有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惩戒方式,让教育的这种手段能在老师、家长之间达成共识,这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如此,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必须要让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明白,在惩戒学生这一点上,他们可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掂量把握这个度。说实在的,要把这个分寸拿捏准确并不容易。

两所小学的调查:超七成家长赞成惩戒,但不能打手

学校惩戒权的弱化,或者说老师被迫放弃惩戒这种教育手段,家长的一些做法是主要原因。很多老师都采取“不惩戒学生”的方式,来规避风险,是无奈的自我保护。

难道孩子犯了错,家长不希望对其进行惩戒吗?

记者在杭城两所公办小学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73%的家长认为,老师在学校里可以惩戒学生。

75%的家长不接受老师对孩子实行打手等有身体接触的惩罚。25%的家长接受老师对孩子进行打手等惩罚措施,认可恢复戒尺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教育惩戒手段,认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管教,相信老师可以把握惩戒的轻重。在支持的这部分家长群体中,80%是爸爸。

不支持老师对孩子进行打手这种惩戒方式的家长群体中,大多数人表达一个观点——罚站这样的惩罚方式是他们的底线,但时间不能过长。

为什么一边支持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惩戒,一边又不希望采取相对严厉的举措呢?大多数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太敏感了,他们担心老师过于严厉的惩罚,会对孩子造成预想不到的伤害,所以希望老师在大多数时间里态度和蔼。

有一条所有的家长达成了共识,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惩戒之前,要先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惩戒,他们会有意见。

小学校长的建议:老师得硬气,学校建立惩戒条例

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认为,奖励和惩戒都是教育手段之一。不同的孩子,或者同一个孩子在不同问题上的不同表现,都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俞国娣说,没有一种教育手段是通用的,也没有一种教育手段,对每个学生管用。她认为,表扬要有度,是真诚的;惩戒也要有度,是出于爱,而不是发泄。

现在一些家长反对学校的惩戒,源于个别老师的惩戒手段或是冷热暴力行为;或是不良情绪的宣泄。“真正有效的惩戒是有设计的,有预见性的,有结果的期待,而不是动物性的,过程中是有调整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俞国娣说,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惩戒,一是立规矩,二是知是非。孩子犯错了,不守规矩了,就得受到惩戒,这是让他遵守一种规则,培养一种自控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不痛不痒的表扬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俞国娣强调说。

不过,俞校长反对戒尺再进校园,她认为肢体上的伤害是不可取的。她支持学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这一点上要强硬一点,“老师得硬气,出于对学生的关爱进行惩戒,是一种正确的教育行为;当然,家校沟通很重要,老师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只有赢得家长的支持,这种惩戒就可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俞校长向记者介绍了一件前不久她自己处理的事:有个学生控制不住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乱发脾气,把同学抓伤了。“我对他进行了惩戒,停止他半天的实践活动,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把孩子带回家”。这样做,既体现了惩戒在教育中的作用,也践行了家校合作的理念。

怎么样对学生进行惩戒,杭州天长小学的校长楼朝辉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天长小学在五六年前讨论过这个问题。”

楼校长说,他有一把戒尺,木头做的,是当过校长的长辈传下来的,“我20多岁时用过,拿来威吓学生,还打过学生手心。这把戒尺已经30年没用了。”

楼校长说,中国的惩戒制度有历史背景,这是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我们有戒尺、面壁这些词,中国人认为,教育就是教化与规训,规训在前,教化在后。”

楼校长说,教鞭的消亡导致一个结果,教师对于惩戒学生的界限变得模糊,不知道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替代。所以,重新认识惩戒手段,将成为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目前,中国的学校还没有对惩戒权上升到可操作性、机制化的条款,中国的小学校规没有惩戒条例。学校、老师对学生做出惩戒是一把双刃剑,对老师来说他要承担更多的教育风险、争议,学校面临难以应付的法律事件。”

他认为,“惩戒是最后的约束方式和力量。现在最好的方式,是每所学校建立适合自己的惩戒条例,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

一位老师的“三有”

“光有表扬和鼓励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惩罚也很有必要,只是需要我们更有技巧地去实行,努力让惩罚有温度,让惩罚发挥价值。”杭州采荷二小被评为浙江省智慧班主任的老师王春余说,他有三十年的教龄,将惩戒凝练成了“三个有”。

首先,“有规则”。带班之初,王老师会在班级中和学生一起过民主生活,讨论并制定班规,以及和班规配套的奖励、惩罚制度。“如果违反班规,我们就会有相应的惩罚,惩罚的措施是学生提出并经过讨论认同的,比如背一段课文、默写一篇古诗、增加一项作业等等。”王老师说,他往往会引导学生提出和学习相关的一些惩罚手段,而少采用罚站、罚跑圈或者罚劳动等方式。

其次是“有节制”。在王老师看来,确定惩罚规则后,需要“和善而坚定”地去执行。这里特别要强调“和善”。因为惩罚通常是发生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此时,老师们难免会冲动、发怒,容易失了分寸,给学生和自己都带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有节制,态度和善,执行坚定。

最后是“有效果”。一切惩罚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成长,而不是惩罚本身。因此,王老师认为,惩戒的时候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惩戒,并告诉学生,惩戒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你的进步,进而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思考、提出一些可行的改正错误的策略和办法,力求惩罚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3 上午12:20
下一篇 2022-05-13 上午12:27

相关推荐

  •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作者是知名的儿童和家庭问题专家,和大家分享下书中的几个主题: 1、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可以从家长、孩子和外部三个方面找原因。首先,家长的吼叫打骂、批评 嘲讽 威胁、唠叨 说教、习惯…

  • 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要用正面语言来说

    最近常常收到用户留言: “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学了那么多,孩子还是不听我的!” 所谓“育儿”,翻来覆去无非是理解、包容、耐心……每次看文章都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放下手机…

    2022-05-12
  • 孩子太叛逆想放弃了

    孩子太叛逆,想放弃了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许多家长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例如情绪不稳定、冷漠、逆反等。这些行为可能会让家长们感到疲惫和无助,甚至想放弃…

  • 不上学的孩子 老师怎么办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不上学可能是他们最不想面对的事情。这些孩子们可能有一些原因,比如患有疾病,家庭问题,或者 simply 不喜欢学校生活。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老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

  • 孩子的厌学怎样引导

    孩子厌学是许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厌学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

  • 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三岁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也是孩子的第二叛逆期,一般在孩子7-8岁都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情…

  • 叛逆期男孩杀人

    叛逆期男孩杀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叛逆期男孩杀人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犯罪,通常发生在青春期期间。在这个阶段,男孩通常会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他们正在寻求自我认同和独立,同时也开始与…

  •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要多久才能度过

    青春叛逆期是许多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通常发生在他们青春期的中期和晚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和不安,同时也开始表现出更多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这是孩子们迈向…

  • 十八岁叛逆期_

    十八岁叛逆期的孩子最不好管 青春期是人生成长的“最后阶段”,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已经青春年少,有些人则刚开始青春期。 有人曾经探讨过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比如,“青春期教育有什么特点?”…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作为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