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多长时间,家长是否需要忍让?怎样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这通常都是父母的心声。
为什么家人都不能体谅一下孩子青春期的敏感和脆弱?为什么家长总是要控制来控制去的?这多半是孩子们的心声。
而出现这些疑问通常是源于不了解,很多家长往往包括处于青春期中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这个阶段的心理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就也没法很好的去面对青春期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事实上青春期有其心理特点,加上目前社会、就业、发展形势下对中学生产生的各方面压力,青春期由此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
首先,就有来自于人际交往的压力。进入到青春期,社交的范围就不再仅限于居住的小区,周围同龄的几个小伙伴,而是变得越来越广泛,也不再仅仅是玩伴,而是希望有自己的亲密伙伴。
但由于自身的原因,比如不自信、太过在乎别人的评价、虚荣心强、太过敏感易受到伤害等无法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导致没有亲密的朋友,变得压抑孤独,甚至导致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导师或者心理工作者应该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青少年客观的看待自己,学会接纳自己,接受自己也有担心和害怕的一面,不要过分的苛求自己,也不要对别人有过高的期望,学会在行动和时间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其次,青春期性意识觉醒后会因为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不被社会行为规范接受而导致性烦恼的出现。我们的社会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对性教育有很多的约束,也导致了性教育的神秘化,这种避而不谈常常导致了青少年的心理冲突。
他们常常认为“性是不好的”、“手淫对身体是有害的”、“身体是脏的”、“对长辈出现性幻想是可耻的”等,出现对性负面的评价和过度的压抑。但同时他们又真实的感觉到生理的冲动,常常很冲突。因此,有必要净化社会风气,积极开展性心理教育,提高性教育的开放程度,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性发展。
再者,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出现会使青少年丧失其特有的活力,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会失去兴趣,变得暴躁不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等。同时也影响了和别人之间的交往,痛苦纠结,严重时会产生心身疾病。
最后,中学生的课业学业压力常常很大,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逃学、退学的情况,甚者,可能出现非比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甚至消极自杀。因此,父母和青少年个人都需要正确的对待学习,而不是让学习变成造成问题产生的导火索。
青少年和其父母了解这阶段的过程和状态之后,就能回答本文刚开始提出的那些问题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