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知背后的解读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前两天针对17岁少年跳桥事件,我写了一篇文章,大概是因为切合热点,所以发表当日浏览量就比较高,看的人多了,评价自然也就复杂了。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路人等的评论,就像一面镜子,影射出不同人的心理。时时处处皆心理,即使在看不见具体人像的屏幕背后,依然是每个人的心理在发挥着作用。今天,就这个事件中不同看客的观点,尝试从心理层面做一个拆分。

在拆分之前,还是首先回顾一下这个悲剧性的新闻。

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女子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据了解,男孩今年17岁,是一名正在上职校的学生,女子是男孩的妈妈。据孩子的妈妈反应,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发生了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在她驾车途径卢浦大桥引桥处,孩子一气之下冲出汽车后座,冲到桥边跳桥。虽然随后母亲立即从车中追出,试图拉住男孩儿,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男孩儿的母亲当场跪地大哭。当120救护车赶到时,男孩儿已无生命体征。整段监控视频,前后不过5秒。

1.逆反

逆反是一种人格属性它非常常见,也并不是青少年的专利,成人之中,有逆反特质的不在少数。而且,它不止有”对抗”这一种表现形式,除了”明面上”的对抗之外,还有隐性逆反和回避型逆反——其表现特征更加隐蔽,但伤害却一点不小。既然是人格特征,就会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逆反是会泛化的人格特质,比如说一个孩子,最开始ta可能是对父母的强势逆反,到学校后,如果某个老师也有相似的特质, ta也会产生逆反的情绪,再之后有可能延伸到不想上/不喜欢这门课,如果继续发展,严重的便会产生厌学现象——连学校一起讨厌,一听见类似”学习”、”学校”这样的词汇就反感等。

写文章多了,会看出一些”读者”的反应,有为数不少的人,根本没有耐心去读这篇文章到底输出了什么观点,输出的观点是否有理有据,是否正确,只要一看到字数多(比如我经常会写超过5000字的长文),就不想看下去。

这里面有缺少阅读习惯,不喜欢”费脑子”的原因,也有深层的逆反原因,是一种逆反心理的泛化表现。字数多,意味着观点输出的多,对很多逆反的人来说,向我输出观点,尤其是长篇大论的观点会令我有”被控制“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不深入的觉察,当事人是很难看到的。其实所谓逆反,简单说就是一种”对着干“的思维模式,只要发现对方在输出观点,而不是简单的故事堆砌,ta就会感觉到自己被控制,为了对抗这种感受,ta很可能连文章都不想读完,更没有耐心看对方到底说了些什么,而是被情绪裹挟,指引其行为做出反抗:例如不看了,感觉”写的什么玩意儿,又臭又长”等等。

逆反这种心理特质进入到人格层面,会产生泛化,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中表现出来,会表现出一种”无论对方说什么我都不会听”的对抗态度。在社会关系,例如职场中,ta有时候会不得不听领导的吩咐,但这会令ta非常痛苦。所以在除去”不得不”的情境下,ta都会将这个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就像长在自己脸上的面具,已经和肉皮不分彼此,所以很难觉察,更加难以改变。

逆反人格带给当事人自己的伤害实际上非常巨大。就像一个浑身扎满刺的”刺头”,身上的每一根刺,实际上都是ta的”伤”,带着这么多刺走在外面,会经常被别人有意无意的碰到,一碰到,ta就龇牙咧嘴的疼,又因为疼,可能会攻击别人。而受到攻击的人,反过来又会攻击ta…..形成一种无形之中的恶性循环。所以,人格完善和自我成长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过”逆反”关,需要通过觉察,去除自己身上的逆鳞。这非常难,但是对于自己的成长来说,非常必须。

2. 投射

在介绍投射之前,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下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从心理层面消除不愉快情感的一种心理操作,这里面不愉快的情感,包括焦虑、抑郁和愤怒等。简单的说,心理的防御机制是通过自我欺骗和歪曲事实,把不愉快的感受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一种操作,同时,它也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能力。

投射是心理上最常见的原始防御机制之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意思,就是将自己的东西归结在别人身上。

在评论区,观点大致分为四类。一类是对文章观点的赞同,认同语言暴力的伤害,并希望引以为戒。第二类是:你不要再提这个事了,你想过这个母亲现在多痛苦吗?第三类是:这个母亲活该,让她自己痛苦去吧。第四类是:这个孩子如此脆弱,即使这一次不跳桥,以后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也许就是家长以前退让的太多了,所以这个孩子才会如此的不知深浅,不懂敬畏。

看似每个人都在表达不同的观点,其实背后却隐藏着自己的投射。例如,焦虑的道德卫士& 愤怒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投射。

一个读者的评论这样评论:”长篇大论,看了让人烦!装什么啊!人家孩子都没有了,还要被你们这种无良者乱p,缺德呀!有点同理心好不好?你们研究心理学的,不是最讲究同理心吗?此刻最痛心的莫过于孩子的母亲,你们的写作水平超烂!又臭又长!真心讨厌!毕竟逝者已斯,活着的还要继续,还让不让孩子母亲呼吸?缺不缺德?仗着自己有点心理学知识储备就乱摆弄!孩子已经一了百了,可你们的评论就如一把把尖刀,句句刺向孩子母亲的心,想杀人不见血吗?!应该好好安慰这位母亲才对,请你们不要再伤害这位母亲。毕竟时光不能倒流,如果你们的乱喷能让孩子起死回生,那你们就尽情的喷吧!”

Ta的评论非常有意思,是”焦虑的卫道士”的典型代表。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的心里投射机制。

在ta的评论里,使用了大量的感叹号(!),我们都知道,感叹号是表达自己激烈情绪的一种方式。从ta的评论里,我们除了叹号,还看到大量评判性语言,比如缺德、超烂、又臭又长等等。这些激烈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充分的展示了这位读者内心激烈的情绪,这些情绪,是一种混合了愤怒、无奈、焦躁等多种情绪的复杂情绪。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则跟ta无关的新闻或者一个ta不认识的作者写了一篇文章,会激发ta这么多复杂的情绪呢?

答案就是投射。在这个读者评论的最后,ta使用了一些比较文明的语言,例如”请你们不要再伤害这位母亲”,这说明,经过了前面情绪的充分宣泄,此刻的ta情绪已经逐渐平稳,说了那么多,实际上”不要再伤害这位母亲”才是ta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为什么不要伤害这位母亲呢?或者说,为什么这样一篇全篇没有任何讨伐性内容的文章,会如此深刻的刺激ta,引发ta这样的认知呢?原因就在于ta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了新闻中这位母亲身上简单的说,就是ta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这位母亲ta对外界对这位母亲的态度的反应,实际上是ta自己遇到同类事件的反应。在与此相关的所有文章中,只要观点不是安慰这位母亲,ta都会感觉像扎ta自己的心脏一样难受。这正是因为,如果ta是这位母亲的话,此刻ta不想听到除安慰之外的任何其他声音。

而ta又为什么会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和这位母亲挂钩呢?原因依然是这位母亲激发了ta的某些心理,比如ta实际上就和新闻中的母亲十分类似,也有过伤害他人(尤其是孩子)的举动,所以ta看到这个新闻会感觉很害怕很揪心。但是ta又没有足够的心理力量面对这种恐惧,即面对真实,所以恐惧就以一种对外攻击的形式得以释放

我们说了,防御机制是通过自我欺骗和歪曲事实的方式来使自己的欲望未能得到承认。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当ta将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以攻击别人的形式释放出来的之后,ta会进入到另一个自己给自己设计的”幻象”中,并在幻象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看,我是最善良、最具有同理心的,只有我,看到了这位母亲的痛,而你们都是在伤口上撒盐的恶人。

当ta完成这样的”自我美化”之后,ta再去攻击别人,或者劝说别人就会心安理得——其实在这类”卫道士”的心理深处,ta也承认这位母亲在孩子自杀的事件中,有着不可抹杀的责任,但是他们无法面对这个真相,所以会本能的回避这个令他们”痛苦”的事实,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不要再伤害这位母亲”上面。

这是一类人,在他们面对这则新闻的时候,实际上映射了他们自己的投射,不管是义愤填膺还是苦口婆心,又或者是道德绑架,其本质核心都只有一个: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外显的攻击和道德绑架,只是他们无法面对真实自己的遮羞布。

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说: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生活真相的距离。这句话对这一类人来说,非常适合,但是这一点,恐怕他们自己是无法承认的。

当然,对这个母亲愤怒不已,喊着她活该,也应该去死的读者,实际上背后也有自己的投射,只不过,他们的投射是将自己代入了孩子的角色。

事实上,投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举个例子,一个家教森严的人,ta非常循规蹈矩,当ta看到其他人任意妄为,不遵守公共秩序时,ta会非常愤怒,充当”教训别人”的人。这其实也是自己的投射在发挥作用——在ta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中,ta可能是遭受了一些比较严厉的惩罚,到最后,ta认同了社会化的规则,但是深藏在潜意识里的”伤疤”却一直都在,当ta看见其他人破坏公共秩序时,ta会表现的特别愤怒,其潜台词是:你必须和我一样,如果违背了社会公德,也遭受严厉的惩罚。这里面更深层次的投射是:我当年在”被社会化”的进程中遭遇过严厉的惩罚,而你,怎么可以如此轻松的”逍遥法外”?!

一般来说,激进的”卫道士”大多属于此类。这是因为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是被养育者以”温和而坚定”的确立”规则”的,而是以具有伤害性的方式树立”规则”的。所以,他们虽然口口声声打着”道德”的大旗,看上去充满正义感,其实背后依然是自己的投射。

3.认知的歪曲

心理健康的程度和认知水平息息相关在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里,就是对来访者的几种典型的认知歪曲进行校正,从而实现其认知的反转,达到恢复心理健康的目的。

雾满拦江老师有一篇关于认知的文章写的非常好,他写到”人类的认知,好似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觉得哪里都不公,愤怒无比。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这其实也和我们常说的”夏虫不可语冰”意思差不多。可以说,认知在哪个层级,人生就处在哪个状态。而不管是格局、心胸、视野….这些东西最终说的也还是认知。

评论也代表了认知,也反映其背后的心理特质。因为行为背后是情绪,而情绪的背后,就是认知。所以,认知和心理是息息相关的。

在评论中,有一类人会使用一种非常常见的认知的偏颇:“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模式。这是一种极端化思维方式,是以”全”或”无”的两分法看待事物,没有中间地带的思维方式。

我和一位读者的交流很有代表性。

读者:抗挫折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

我:是的,但是抗挫折能力不能靠伤害的手段实现。

读者:那宠着、惯着、百依百顺就能了吗?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首先就犯了逻辑性的认知错误。世界的事物肯定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万事都有多面性、复杂性、发展性,而二元思维实际上是抹杀了这种复杂性,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物

按照这位读者的逻辑,教育方式只有两种——或者以伤害性体验为代价获得”抗挫折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逻辑),或者就是宠着、惯着,百依百顺。

如果把它放在纸面上分析,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出这种思维方式背后的逻辑漏洞,但是在生活中,这样的认知模式却非常常见,而且难以觉察。例如,如果表面上看一个人没有男子气概(健硕的身材等),那他就是女里女气;比如我的时间没有用于学习、看书,而用于刷抖音玩游戏,那我的时间就是浪费了,是无意义的;例如如果我没有成功,那我就是失败者;如果对方不同意我的观点,那ta就是对我不好……

类似的认知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实际上,这些都是认知层面的歪曲,如果仔细觉察,对于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会很有帮助。

除了非黑即白的认知歪曲之外,这里面还有一些概念的混淆和偷换。

第一,概念混淆

读者的本意是想强调一个人的抗挫折能力很重要,如果有比较强的抗挫能力,就不会轻易的放弃生命。

“抗挫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途径”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目的,但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却是需要商榷的。我的观点是,培养抗挫折能力不能依靠伤害性的手段来实现,而应该以正向积极的引导来实现。但是这位读者却将两者的概念混淆,并加以偷换。

第二,概念的偷换

“那宠着、惯着、百依百顺就能了吗?”——貌似这句话还是在说和”抗挫折能力”有关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一种概念的偷换。

宠、惯、百依百顺….这些和语言暴力一样,同样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它们是溺爱,而非爱。我想表达的是”用正确的教养方式抚养孩子”,但是却被这位读者偷换为”用溺爱的方式抚养孩子”。溺爱当然无法培养抗挫折能力,但同样,语言暴力也不能。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正确的抚养方式。

类似的情况还有”现在的孩子不怕死,但是却害怕苦、累、挫折、委屈、语言暴力”,”那些在社会上犯错误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小时候娇生惯养的,如果父母不加以管教,不知道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样的孩子就算活在世上,长大了也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骂的太少而宠的太多”等等….他们表达的观点实际上背后实际上普遍都有一些偏颇的认知,包括概念的混淆、偷换、非黑即白、妄下判断等等。

雾满拦江老师在文章中将认知分为九个层级,事实上,认知不但决定了层级,更也决定了方向在家庭教育中,很多教育错误方式的背后,实际上就是错误的认知这些对家庭教育认知的误区,导致了越用力,效果越差。典型认知误区的如”棍棒出孝子”,”孩子不收拾就是不行”等实际上就是一种使用忽视人性的方式”管理”孩子的错误认知。这样的方式,势必带来孩子心理生命的枯萎。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在这则新闻后面评论”孩子的心理过于脆弱”,但却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家庭养育环境会造就”心理脆弱”这样的结果?只单一的看待孩子”心理脆弱”的结果,而抛去这个结果滋生的环境,这样的思维方式,同样也是一种认知的不全面。

所以,看似是这样一则社会新闻,但实际上在其的解读背后,是各种心理和认知。从某个角度来说,持什么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人生的成长。提升认知,完善人格,可以实现一个人从井底之蛙到大千世界的蜕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3 上午12:36
下一篇 2022-05-13 上午12:40

相关推荐

  • 三岁宝宝逆反期的表现和应对方法

    很多家长在翻看宝宝小时候的照片时,总会感叹宝宝的变化之大。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这其实说的不仅是容貌上的变化,还包括性格上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并不能完全以好或坏来定义,毕竟很多宝宝本…

  •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

    2022-05-12
  • 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周以前,一则人贩子险些拐走男童的消息在安徽六安许多家长的微信群里被疯狂转发。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是一个二胎家庭的大孩,在感觉妈妈只关注一岁的妹妹后,所编造的一场乌龙事件。 随着孩…

    2022-05-13
  • 期末评语写法(期末评语范文)

    期末评语写法(期末评语范文) 期末来了,又到了每学期“掏空心思”写评语的时候!和其他管理事务相比甚小,每个学生的评语不过寥寥数字。但想把每个学生的评语都写好,真的是一门大学问!老师…

  • 初二儿子早恋怎么办

    初二儿子早恋怎么办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早恋。对于家长来说,这个消息让他们非常担心。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您解答。 点咨询免…

  •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情绪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情绪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挑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如何…

  • 如何对待网瘾父母不给孩子玩手机

    如何对待网瘾父母不给孩子玩手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智能手机却成为了他们沉迷的一种“毒品”。网瘾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

  • 低智商叛逆期小学生

    作为一个低智商叛逆期小学生,我正在经历人生中最挑战的时刻。我有时候变得非常自私、倔强和叛逆,这让我的老师们和家长们感到非常困惑和不安。 我曾经是一个十分乖巧的学生,但自从我进入小学…

  • 山里的孩子,别跟我说这些事你没干过

    雪,对于城里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可对于来自大山深处的我来说,小时候的每个冬天,都是满满的雪的记忆,充满了雪的乐趣。 我的老家在川东大山深处,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并不算高。或许是当时全…

  • 网瘾的危害

    如今是网络盛行的时代,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难免都要使用到网络,在利用网络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弊端,即网瘾综合征,这种症状是指患者长期使用网络进而形成依赖感难以摆脱的心理状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