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同一个高度再去教育孩子更有效

 

“快!回家吃饭了!”

“我不饿!”

“不饿天也黑了,该回家了!”

“不!我要再玩儿一会儿!”

天黑了,该回家的时候,就是不回,怎么叫都不回,还得上演“暴力拖拽”才管用。

“洗完澡出来怎么不穿衣服?”

“不想穿!”

“给我穿上!”

“就不!”

屁股后面追着给他穿,他还总躲着你坚决不穿。

孩子是不是进入了叛逆期?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最为熟悉的叛逆期是青少年时期的叛逆期,即12-18岁,但实际上,孩子的一生中一共有3个叛逆期。分别是2-4岁、7-9岁和12-18岁,这么一算,孩子20岁前一共有将近13年都处在叛逆期。

尤其是2-4岁。俗话说:“两岁的孩子狗都嫌”,这是因为孩子2岁以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识,很多事情他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但是他又不想脱离爸爸妈妈的庇护,从而出现一些纠结的情绪。你要抱抱他,他甚至会推开你。一个游戏不顺心、玩不好时,还会发脾气、摔东西。

当你想要指导他时,他也并不会听你的话,你让他洗手吃饭,可能他立刻就抓了桌上的饭菜放进嘴里,好像他就在跟你对着干。

很多爸爸妈妈一旦发现孩子不顺从自己的意愿了,就认定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孩子是叛逆期,但他不一定是在跟你对着干。

多数家长这样陪孩子度过……

“每天都要愁坏了,让孩子做这个不做,做那个也不做,非得来点暴力的才能听话。”这是我听到很多家长抱怨的,“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但事实是什么?打完这一顿,没过多久又犯,于是家长认定孩子就是跟自己对着干,就这样,2-4岁的孩子,就在暴力和恐吓中度过。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第一个叛逆期,但是他也可能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发表意见、没了自己的思想、不自信……其实爸爸妈妈越想着孩子跟自己对着干,那么就会越觉得孩子不听话。

聪明的家长这样陪孩子度过

与其每天跟孩子对立站着,不如弯下腰,跟孩子统一高度,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也就不觉得孩子跟自己对着干了。

北大网红“奶爸”魏坤琳的《Dr.魏的50堂科学育儿课》中就给出了准确的做法。

魏坤琳作为一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两个女儿的爸爸,参与了《最强大脑》节目的录制,并在节目中担任“科学判官”,这才走进了大众视野。

这原本一位研究人脑工作方式的教授,自从有了女儿,便开始对孩子的大脑发育过程产生了极大兴趣。这也让他对儿童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行为,他也给出了指导方式。

魏教授主张爸爸妈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点我也高度赞成

孩子的叛逆并不意味着故意跟家长对着干,只是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而已让孩子说出想法,这样你更容易应对他的叛逆,陪他一同度过。

孩子不想回家,爸爸妈妈劝,孩子是听不进去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又不知如何表达,因此他的行为会让你很气愤。

不妨蹲下来用和孩子平视的视角去说话,问问孩子为什么。“为什么不想回?”引导孩子开口告诉你原因,当然爸爸妈妈也要告知孩子为什么非要让他回去,思想与思想间的碰撞、沟通,发现孩子并不是跟你对着干,误会解除。

例如蹲下来问:“说好六点回的,你能告诉我不回的原因吗?”孩子也许会说好玩,想多玩会儿。这时,家长也就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想回家了,事情也就更好办了。你要说明你让她回家的原因,并且妥协一步:“可是家里爷爷奶奶还在等咱回去吃饭呢,要不秋千、滑梯你再选一个,玩一下咱们就走?”

你知道了孩子的原因,就知道孩子并不是没有缘由的不配合你,告知孩子你的想法,适当的表示出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些让步,但要坚持自己的底线。


家长的底线就是所谓的规则,要为宝宝树立规则意识

著名的“温柔而坚定”原则,可以很好的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利用温柔和坚定的态度强化规则,这样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就像前面那样做,不训斥,表赞同。所以,温柔的意思是表示你理解孩子,也接纳孩子的情绪;坚定不是态度强硬,而是坚持原则,基本底线要坚守。

举个例子就是:比如孩子打了你,你此时如果态度强硬的打回去并且警告孩子不许打妈妈,恐怕孩子丝毫不觉得打你有愧,因为你一方面不让他打你,而你却又在打他。这时应该情绪缓和地表达你为什么不让他打你:“妈妈知道你心里委屈,但是妈妈是爱你的,出于关心你,你为什么要打妈妈,你觉得这样对吗?”

你的态度没那么强硬,孩子的情绪也被温柔的态度给化解了。化解之后,与其告知孩子打人不好,不如告知孩子他打了人之后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你打疼妈妈了,你是不是应该跟妈妈道歉?你可以给妈妈揉一揉以示你的歉意。”

这样,孩子学会了不能打人,也学会了承担责任。

我想孩子的2-4岁,在这样的引导下和陪伴下,“叛逆期”也就算不上跟爸爸妈妈故意对着干了,只是,孩子更有自己的想法而已。弯下腰,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去走进孩子,这样才能平稳地陪孩子度过每一个阶段的叛逆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2 下午6:12
下一篇 2022-05-12 下午6:26

相关推荐

  • 对青春期孩子说的话

    对青春期孩子说的话 亲爱的青春期孩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你正处于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是充满挑战和不确定…

  • 家长怎样开导孩子厌学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的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孩子厌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需要家长从家庭…

  • 高三女生厌学家长怎么办

    高三女生厌学家长怎么办 随着高考的紧张气氛不断加剧,高三女生小芳也开始出现厌学的情况。小芳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但是在高考压力下,她开始感到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产生了厌恶学习的…

  • 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消除逆反心理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街上看到了极不情愿看到的一幕:小吃杂割摊位前,奶奶,儿媳,孙子,一家3人围坐在一张小桌子上吃杂割,忽然,“你做不做?”尖利的声音响起,那…

  • 不想上学了怎么劝

    不想上学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感受,但是我们不应该放弃学习,因为学习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你正在经历这种感受,我想告诉你,你并不孤单,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 首先,你需要意识到你…

  • 关于孩子心理健康讲座家长的心得

    家长心得:参加孩子心理健康讲座 近年来,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为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许多家长都会参加各种心理健康讲座。今天,…

  • 关于青春期的小说

    好书推荐第45期: 青春,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过的美妙时光,也许你的青春不像流星那样绚烂多姿,但是我相信,每个人自己心中的青春,都同样的精彩。年少时的青涩和稚嫩,回忆起来,总是能够给自…

  • 孩子容易紧张焦虑?这份高效舒缓情绪的方法值得收藏

    当然孩子的焦虑和紧张远远不止如此,很多时候,孩子出现紧张不安的情绪,更多的是孩子无法预测未知情况,产生了一种不安和压力。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会不时的担心和焦虑。儿童焦…

  • 调查和总结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和总结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涉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年研究及跟踪调查出发,认为…

  • 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问候

    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问候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父母之间的紧张、争吵和不和谐的关系,可能会对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