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就哭(孩子不听话一直哭)

1

孩子“发脾气”,向来是“积木育儿”粉丝私信我们的热词。

很多父母都向我们求助,说孩子发起脾气来就好难管,希望我们能给个好办法。

今天,我们就用一个常见的案例:

已经要睡觉了,3岁女儿要吃饼干,妈妈打开罐子,发现里面只有一块了,于是拿出来递给女她。谁知孩子刚接到手里,饼干就碎成了两块。

看着手中的饼干,女儿马上就变了脸,扔掉饼干,并大声哭了出来:“你把我的饼干弄坏了,我不要变成两半的,你给我赔。”

——来跟大家聊聊:『孩子爱哭闹、发脾气、不听话时,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父母们一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①立刻妥协和满足

有些父母属于“孩子一哭闹就马上物质满足”的类型,一看到孩子哭,就马上妥协了,并哄孩子说:“你别哭了,我马上再给你买一罐。”

然而,这个方法在当时也许很见效,孩子也许会马上停止哭闹。然而,如此一味满足,很容易养出一味索取、且无法等待的小孩。

当孩子习得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会越来越喜欢发脾气,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而等他们长大,走上社会,很容易受挫。

②冷处理

不少父母会选择这种应对方式。他们以为,不管孩子,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等他哭够了,事情就自然解决了。

其实不然。冷处理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被抛弃的。这对于孩子的安全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认为:“坏情绪是不好的”“我是不可以说‘不’的”……他们要么会更紧地黏住父母,害怕被抛弃;要么变得失望、冷淡,开始日渐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

③否认和惩罚孩子的感受

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因此生气地说:“碎了不是一样能吃吗?你这是无理取闹!”如果孩子继续哭闹,他们就会觉得孩子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愤怒地直接采用惩罚的方式,迫使孩子改变主意。

类似的还有孩子不肯睡觉时经常发生的亲子冲突。然而,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那就是孩子也学会了你的暴怒。

下一次他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候,会继续撒泼,哭闹,发脾气,尖着嗓门大喊大叫,等等。

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一些孩子,脾气就属于这种比较难搞的、很容易发怒的类型,这个比例大概能占到整个人群的10%左右。这些孩子,他们往往会有一个脾气大的父母,或者脾气大的祖父母。

④一味说教

有些父母,很擅长跟孩子讲道理,想要诱改孩子的想法。

“这么晚了,外面的商店也都关门了,我们买不到完整的新饼干了。你已经3岁了,要懂事了,妈妈一会儿还要给你洗澡,哄你睡觉……你现在就把这块饼干吃了吧……”

情绪起来的孩子,压根儿就听不进去道理,脾气还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觉得很累。而有些父母更会认为“我都苦口婆心跟你讲了这么多,你还不听话,你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然后,亲子冲突升级,最后用暴力制服而告终。

类似的场景我们还经常在孩子打疫苗时看到,比如:

一个孩子轮到扎针的时候,就开始哇哇地哭,死活不肯上前。

然后,他的妈妈就说:“不疼的,不疼的,宝贝。”

护士也说:“一点儿都不疼,真的。”

可小男孩仍然赖在地上。

他爸爸有些生气了,吼道:“你怎么这么胆小?不就是扎一下吗?!至于这样吗?”

小男孩顿时哭得更大声了:明明打针会疼的,可却没有一个大人能理解。

这种否认孩子内心感受的说教,只会加重孩子的无助感,强化了孩子的糟糕体验,对于解决孩子内心承受着的情绪负担,毫无助益。

小孩子不听话就哭(孩子不听话一直哭)

2

其实,应对孩子的发脾气,以上的做法都是没有效果的。那真正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先共情,再引导。

孩子脾气大,遗传因素只占了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

我们说,当孩子需要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去对抗父母的时候,一定是他们心理有需要、有情绪没被看见,没被满足。

我们需要找到这个脾气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譬如说,那个饼干碎成两半非要妈妈赔的宝宝,她其实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如果妈妈不能理解和接纳这一点,而是一味物质满足或批评等,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

这时候,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比如,妈妈故作神秘地说:“嘘,你听,两块小饼干在说话。”(转移孩子注意力。)

显然,宝宝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起来,于是停止了哭泣,问道:“它们在说什么?”

妈妈又假装听了听,然后对她说:“它们说,我们没有坏,不过得赶快把我们吃到肚子里哦,这样我们就能在一起了。”

宝宝一听,赶紧拿起两块饼干,风卷残云般地吃到肚子里,然后问:“它们在一起了吗?”

妈妈又将耳朵凑到宝宝的小肚子上听了听,然后说:“在一起了。”孩子开心地笑了。(从故事和想象层面满足孩子对于完美的追求。

说到这里,有些宝妈可能会说,她对一些共情句式虽然非常熟悉,而且每次也都会对宝宝这么说,但是宝宝就是不吃这一套,每次共情都以失败告终。

的确,共情听起来容易,但是真正洞察到孩子脾气背后的需求,填补好那几个省略号,其实并不容易。如果你只是用这个句型造句,却不能真正理解和接纳孩子,那也只会陷入形式主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2 下午2:19
下一篇 2022-05-12 下午2:27

相关推荐

  • 带孩子带的焦虑抑郁狂躁

    带孩子是每位父母都可能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当前疫情的背景下,带孩子的压力更是大大增加。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和狂躁,这些情绪可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探讨…

  • 锻炼注意力的游戏

    锻炼注意力的游戏 注意力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完成任务。然而,随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下面介绍几种锻炼…

  • 预防孩子网瘾的图片

                  家长不当着孩子的面把自己的闲暇时间交给游戏,沉迷于游戏。 从接触手机、电脑初始,就…

    2022-05-15
  • 如何对待网瘾孩子沉迷手机

    网瘾孩子沉迷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

  • 给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给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初中孩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你好!我是你的AI老师X22,很高兴能够给你写一封信。…

  • 青岛戒网瘾学校

    青岛戒网瘾学校:一个让孩子重获自由的地方 在山东省青岛市,有一个特殊的学校——青岛戒网瘾学校。这个学校致力于为成瘾的孩子们提供一个重新找回自我、重获自由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将接受…

  • 孩子早恋了家长应该怎么做

    早恋,一提到这个词语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头疼吧。事实也是如此,一个花季少年就因为早恋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家长能不着急吗。家长经常会问孩子早恋怎么办? 那早恋又有什么样的危害呢?有如下几…

    2022-05-12
  • 给孩子的一封成长信

    亲爱的孩子, 这是一封成长信,是我对你未来成长的一个期望和祝福。我希望你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点咨询…

  • 厌学高中生的心理如何疏导(厌学的高三学生怎么进行心理疏导)

    厌学高中生的心理如何疏导(厌学的高三学生怎么进行心理疏导) 现在高中生出现厌学的情况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另外,对厌学的高中生怎么进行心理疏导,有没有好点的方法呢?高中生处于…

  • 父母对叛逆期孩子应该怎么引导

    导语:通常而言,孩子们的叛逆期是在11岁左右开始的,在随后的7年内,他们的身上逆反的行为表现十分明显。在此期间,父母们会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对于孩子的“管教”常常处于“失控”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