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并重的过程。
期间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地方和事情很多,几乎到了防不胜防的地步。若是一些一直叛逆不听话的孩子,父母或许多少已经有所习惯,并且会努力去寻求解决办法。然而,若是一个向来听话的孩子,突然做出令父母措手不及的叛逆之事,那又应该怎么办呢?
小刘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主要通过夜晚摆摊卖烧烤挣钱养活一家人,为此经常是白天休息准备食材,晚上整夜在外。一般来说,这样家庭的孩子都比较早熟,懂得体恤父母的辛苦,而小刘也几乎就是这样的人。直到有一天,小刘突然给父母说,他不想读书,想要去做网络直播挣钱,给父母用,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刚开始的时候,父母以为小刘只是心血来潮地说说而已,谁曾想,小刘竟是当了真,主动给班主任说要退学。
如此一来,可把小刘的父母给吓坏了,一家人连同老师轮番出面劝说,最终才让小刘打消了念头。但是,从此以后,父母再也不敢在小刘面前提及经济相关的话题,而小刘渐渐地与父母减少了沟通。
其实,家有一个懂事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讲是一个难得的好事。然而,若是孩子的懂事没有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与之相匹配,那么就可能会变成小刘一样,做出错误的选择。即便最终小刘放弃了自己的打算,但由此而产生的隔阂和代沟,却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消除。
对于每个父母来说,如何建立与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取得相互间的“信赖”很关键。
1、给予孩子充分思考的空间,让他明辨是非。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不能一手包办,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孩子成为一个近乎“傀儡”的存在。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压抑,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留出充分思考的空间,更多地鼓励孩子独自去判断问题的是非对错,并让他自己尝试着给出解决的办法或者观点,以此来促进思维和意识的成长。
2、给予孩子一个平等的地位,让他感到尊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作为父母不妨在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上,平等地对待孩子,把他们摆在与自己对等的地位上,遇到事情,以商量为主,尽量不要采用命令的语气,出现强迫性的行为。
所以,父母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不要想着事事都要掌握孩子的想法,不要处处都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孩子信赖,让孩子体会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甚至是被依靠的感觉。
3、给予孩子有效交流的机会,让他展示想法。
在实际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的想法、行为与父母的期盼出现偏差,甚至背道而驰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不要摆“家长架子”,而是应该给予孩子一个有效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内心的想法。与此同时,父母也要设身处地为孩子进行思考,不能完全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判断孩子的对错。
所以,父母一定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心孩子、关爱孩子,让孩子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家庭共性问题上,要给予孩子充分发言的机会,让他体会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出力,不至于成为一个“局外人”。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前面提到的小刘那样的情况。
总之,教育的根本不是为了压抑孩子的天性,而是要启发孩子的天性,建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充分的信赖,搭建起相互间良好关系的桥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