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左右的孩子容易叛逆,是身心发育变化导致的。”张侃说,生理上,由儿童向成人过渡,身体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女孩月经初潮、乳房发育,男孩变声、长出胡须,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好感。这些表现,是一种无声语言,传递出“你不再是小孩子了”的声音。于是,女孩开始模仿妈妈,穿高跟鞋、化妆;男孩模仿爸爸,或受周围环境影响,开始学着抽烟喝酒。与此同时,孩子心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自己的小心思,遇到事情总想要独立解决,不喜欢被干涉。如果家长没有及时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他们就会觉得父母不是自己的“知心人”,以后遇事就喜欢跟家长对着干。但他们心智又不成熟,加上社会经验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片面,有时会干出一些错事,甚至闯下大祸。
对家长来说,所有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14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处于叛逆期,但家长若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引导,这个时期又是塑造良好品格的黄金期。张侃表示,“塑造”的重点应从教孩子正确认识外界、规范自身行为入手。
1.提前铺垫。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家长要有意识地营造平等有爱的家庭氛围,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很贴心,是值得相信和愿意诉说心事的人。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铺垫,当叛逆萌芽时,家长的教导孩子能听得进去,遵从性高。
2.平等相处。家长要充分理解孩子的青春期变化,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打压管教,凡事尽量商量着来,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和决策,以感受自身价值。
3.独立机会。父母要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机会,并提供必要帮助,成为孩子背后的“可信赖者”,而不是“指手画脚者”,更不是“作对者”。
4.树立榜样。青春期孩子容易崇拜模仿大人,而家长是生活中最近的成人,行为处事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要想教好孩子,首先要成为他的榜样。家长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优秀品质,带动亲子同修。发现孩子有网瘾、语言暴力时,先反思自己,再试着去沟通解决。
5.鼓励兴趣。要尊重和肯定孩子的兴趣与抉择,成功了立即表扬,出现过失或有挫败感,及时规劝、鼓励并给出解决建议。
6.处理关系。亲情、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是人一生的重要课程,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些关系,学会尊重与宽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