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大姐又开始和我抱怨她家孩子开始青春期了,叛逆啊不好管了一点都不听话,小时候多么乖巧可人等等。我说,大姐俺家的孩子长大也是有青春期的,但是我不用你这种方式管教孩子,你不觉得自己太墨迹了吗?大姐一脸茫然看着我……
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不是个例,准确来说是正常现象,孩子不是不听话了而是长大了有自己的思考主见了,但我们家长潜意识里总觉得还是小时候跟在屁股后头的小不点,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
实际上,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也就是说你和孩子的沟通大于对他的教育方式。但沟通,我们切记要做到有效可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酿成悲剧。
下面是一件发生在几个月前的真实故事,希望在这里能给各位家长提个醒。
上海一17岁男孩当着母亲面跳桥身亡,事发过程仅仅7秒钟。而事情起因则是孩子在校与同学发生了一些矛盾,回家诉说后反而遭到母亲的批评责骂,母子二人因此发生激烈争吵,之后孩子竟然冲出汽车跳桥身亡。看到这条新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感到莫大的悲伤,17岁的年纪多好的青春年华,却以这样的结局收尾。
“妈妈不就是说了你一下,怎么就这么冲动?”
“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以后能干啥?”
“有什么好哭的,你再累能有我工作累吗?”
“我一天累死累活的是为的谁?”……….
在他决定跳下去的那一刻,不知道他的脑海里是不是盘旋着这些话。但无疑母亲的态度举动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诚如底下网友的一些评论:“失望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看到这个很多人都联想到了自己,曾经也有那么一些瞬间想一了百了。”只不过,有的孩子在这个瞬间得到了一定的安慰支撑,而有的得到的却是谩骂批评。
孩子主动跟你诉说他的委屈无疑是想有个人来安慰他,而且是他最重要的人,不是想要你的批评挑刺。倘若这位母亲在当时能够尊重孩子的情绪,或许结局不会这么严重。当然事情已经发生说再多也于事无补,但我认为这件事给家长警醒的作用非常大。
我们都很清楚,现今时代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非常大,父母在孩子身上也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我们做家长的谁不希望孩子越来越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为了避免发生以上场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情绪多变,家长必须要注意自己平时和孩子的说话方式。
首先,不光是我们“说”,还有“倾听”。
譬如这种“你今天在学校学的怎么样?都学到什么了,给我说说。”“你交的朋友什么来头?你们可不能一直光玩不学习啊。”目的性太强的话语,我们说沟通,它其实是个双方的互动过程,不是家长单方面的表演,也不是孩子说家长光听,它可以是一个鼓励肯定的眼神,孩子从你这里得到积极的反馈,才会更有兴趣聊下去。而我们很多家长一和孩子说话句句不离学习,虽说学生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但也要适度。这种目的性过强的聊天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强灌强输。
其次,家长最好耐心与孩子沟通。
“妈妈,我想买个裙子。”
“买什么买?你这次考试考好了?你衣服那么多还想买?”(不耐烦)
“哎呀就买这一次嘛。”
“说不买就不买,赶紧回屋给我写作业去!”
“就不,就不写!”
你看,这样肉眼可见的矛盾可能在下一秒就会迸发出来。下次家长不妨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问下他们,为什么想要买那个东西呢?是不是学校有什么活动呢?我们可以试着换个方式来和孩子沟通。
“为什么突然想要买裙子呢?妈妈前几天不是刚给你买过吗?”
“那个不适合上台穿,我这次要表演节目呢。妈妈你知道吗,老师今天彩排的时候还夸我了,说我有天赋….”
看,把孩子放到平等的地位上与他们沟通,他们也在一天天长大,想法越来越多,做到尊重,孩子也会和你滔滔不绝,哪有青春期的叛逆、顶嘴的表现。
那孩子如果表现出了叛逆、对抗的不合作态度,我们家长应该去怎么引导他们呢?
一:做到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
想和孩子有共同语言,那就得有共同话题。想到这,觉得我一个嫂嫂做的特别好。现在孩子大多追星,和父母本来就存在代沟,又处于青春期什么事都不跟父母说。这位嫂子开始了解孩子的喜好,了解孩子喜欢的明星,主动跟孩子聊起来,慢慢的两人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孩子开始向她诉说学习方面的压力、同学关系之类的。她也给孩子不断地鼓励、安慰,孩子没什么心理负担了,才能心无旁骛的学好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尽力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我们不能只负责生,生养还有个养字,很多叛逆的孩子大都家庭缺少关爱、不够温暖,这样孩子就会在外面其他地方汲取她缺失的“爱”。所以我们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还应做到陪伴。比如一起散散步、一家子出去度假、一起玩游戏等,不能只停留在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阶段。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有意义的过程,相信各位家长会用耐心、用心、温馨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