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有部分家长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找出过去的种种案例证明,宝宝玩手机就跟过去人们玩电脑一样,容易上瘾,而且还会对其视力造成损伤,好像什么好处都没有。
既然有弊无利,干嘛还要放纵孩子呢?可玩的项目那么多,玩手机明显是最low的一种选择。
孩子痴迷玩手机的危害
事实上,反对方家长的担忧并不多余,早就有专家站出来表示,现代孩子对手机的迷恋,已经到了不得不监管的地步,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近视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1、财务损失
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近些年,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孩子打赏主播,随后家长起诉追回的新闻。刚开始人们还站在孩子那一边,认为他们才是弱势群体,一起指责直播平台在管理制度上有缺陷。
可事情出现的次数多了,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直播打赏全凭自愿,家长一句“小孩子不懂事”就试图掩盖一切自身失误,是不是有点太不讲理了?毕竟手机是家长交给孩子的,人家主播只是在正常工作,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很明显都是家长的责任。
现如今,很多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第一次可以原谅,可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坚决不退钱,自行承担损失。
想象一下,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被孩子点了几下全送出去,是不是有一种呕血的感觉?
2、带坏孩子
在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手机=电脑,凡是电脑上能干的事情,绝大多数都能在手机上实现。这就意味着,孩子很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比如过于成人化的内容、血腥暴力的内容、负能量多的内容等等。
尽管相关部门年年整治“网络糟粕”,可这种事情在技术上确实难以实现,只要孩子有心,就一定能搜索到。
毕竟他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尺度,着实有些低,几乎不可能完全过滤掉。
千万别指望孩子能有多少自觉性,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只有“感兴趣与不感兴趣”,是非观念极其单薄,家长可别等到孩子已经变坏才开始着急,那时候为时已晚。
变坏容易变好难,在这件事情上,预防才是最佳选择。
3、容易受伤害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孩子在网络上跟别人聊天,结果因为口头冲突而产生矛盾,最后演变成现实中约架,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伤!
当然,幼龄儿童没这个烦恼,但过于早熟的他们,有时候也会因为游戏中的失利或者其它原因而心情不佳。
负面情绪的伤害也许很小,甚至有点微不足道,可要是能避免的话,为何非要承受呢?
此外,还有之前提到的近视问题,尽管美国有研究机构曾给出证明,表示孩子近视与玩电子产品没有必然联系,但这么多年的现实经历告诉我们,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玩手机,时间越长,孩子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大!
五米之外男女不分,十米之外人畜不分,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这种难处。
小孩子为什么特别喜欢玩手机?
相信有无数问题家庭都考虑过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小编在这总结几点人们认可度比较高的:
手机里面有游戏、有动画片、有好看的图片……这一切都会对孩子产生致命的诱惑力。
孩子的娱乐生活极其匮乏,没什么东西玩,家长又忙于自己的事情,为了图省心,他们也乐于用手机换取自由时间。在这些父母眼中,孩子安静地玩手机,远远好过一直找他们的麻烦。
万事有开头,小孩子一开始肯定不知道什么是手机,更别说玩了,但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或者别人一直在玩手机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孩子的天性。
这一点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成人也不例外,不少沉迷于网络的人,其实都是希望在网络中找到存在感,他们的现实生活不太如意,所以只能用网络中的成就作代替。
……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可以把孩子上面这些需求满足了,就能让孩子不再痴迷于玩手机。
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
之前碰过一位老太太,她的办法虽然有点简单,但在我看来,其核心是正确的:给孩子一种消遣方式。
她选择是“古诗接龙”,别看小家伙才5岁,还没上一年级,古诗的掌握量却远超成人,他所说的很多诗句,我连听都没听过。
事实上,在我看来,解决孩子玩手机最好的方式,不是禁止他们玩,而是引导他们玩。
毕竟用手机是一种大趋势,就好比上幼儿园,放几十年前,别说是农村人,就算是城市里面的人,也很少有孩子上幼儿园的,时至今日,学前教育依旧不在义务教育的范畴内。也就是说,在教育专家眼中,上不上幼儿园,对国民素质的提升没太大影响。
然而,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谁家真会不让孩子上幼儿园?
手机本身就有“玩物丧志”和“万能资源”两方面的属性,学好的孩子,能通过它学习很多老师不教的东西,而不学好的孩子,就只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家长完全可以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陪着一起玩,然后通过一些话术引导,比如“我家孩子真聪明,这个都会,那你会不会这个呀,妈妈反正不会……”
开始阶段也许会麻烦一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会越来越省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