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难度和竞争压力突然倍增,加之家长的压力、青春期叛逆等多重因素,导致很多初中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严重的还会伴随抑郁症、狂躁症。那么厌学情绪是怎么引起的呢?家长们又该如何帮助厌学症的孩子走出困境呢?
一、
初中生厌学的表现
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
这类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好,对学习缺少主动性,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写作业,一提起学习就愁眉苦脸;但是迫于压力,不得不每天在教室里混日子,对自己也丧失信心,认为自己考不上高中,只能上技校或职高,更有甚者希望早点参加工作,缺乏长远的眼光和奋斗目标。
还有些同学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挣钱才算有能耐,反正自己家里有产业,将来可以接父母的班,学不学习都无所谓。
厌学还有一种表现是意志薄弱,依赖心理严重。学习上不愿意独立思考,一遇到难题就放弃思考,一抄了之。
二、初中学生厌学解决方法
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孩子调整的同时,父母要积极配合,找到自身的问题,与孩子一同成长。
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切忌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使孩子压力过大,导致对学习产生厌恨情绪。
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家庭气氛,不要一天到晚对讲道理,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等等,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多了解孩子,学会倾听,一起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学会赞美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适当地降低要求,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渐增强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也可尝试利用兴趣特长来促进学习。由于有特长的孩子会因为特长受到学校和家长的表扬,使他们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逐步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
厌学,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差,越差越不愿意学,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和大脑,不搞题海战术,接受自己底子薄成绩差的现实,通过各种方式补习基础知识,打牢基础再寻求进一步提升。
学习不应该孩子自己的事情,老师尽心竭力教,家长科学做好后勤保障,相信孩子的厌学情绪一定会得到改善,成绩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